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

兰亭书童 2014-02-19 书坛快报 评论

中国书画网讯 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扬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将于20121210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书画厅开展,展览将展至2013310日,为期三个月。该展览共展出郑燮、金农、黄慎、汪士慎、李鱓、高翔、罗聘等画家六十幅画作,全面展示了扬州八怪的艺术成就。

扬州自古皆为繁华之地,多少王候将相、巨豪商贾、能工巧匠在此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名篇佳句。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是扬州”、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但与扬州关系最密切、影响最深远的还得算“扬州八怪”——一个活跃在扬州画坛几十年,对近代中国绘画起了开拓性和创新性作用的绘画流派。

清代中期,以郑燮、金农、黄慎、汪士慎、李鱓、高翔、罗聘等十五人为代表、寓居于扬州地区的书画家,在长期的绘画创作中,形成了一个风格相近的画家群体,他们继承与发展了清初石涛、八大的反正统画风,以革新的面貌出现于画坛,被世人称为“扬州八怪”。其绘画艺术在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给当时的绘画开创了新的面目,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发展亦产生了重大影响。

 “八怪”画家绘画取材广泛、绘画风格也丰富多样。花鸟画为“扬州八怪”绘画的主流,成就最高,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其中以李鱓最具特色。他擅长用水,泼墨淋漓,透明滋润,不拘形似而能得天趣。李方膺和郑燮都善画竹,板桥之竹多细竿劲节,坚韧挺拔,清光照人,生机勃发。李方膺擅长绘风中之竹,枝摇叶舞,富有动感,笔墨简率豪放。“八怪”中颇多画梅高手。汪士慎喜爱繁枝密蕊,满纸清香;高翔长于疏枝秀蕊,简洁萧疏;金农画梅则在不疏不繁之间,参以金石笔法,苍古奇拙。

山水画以高翔成就卓著,他取法弘仁和石涛,风格清秀简静。人物画以黄慎、金农、罗聘为代表,黄慎人物画题材多为神仙故事、历史人物及当时社会贫苦知识分子和下层贫民的生活情态,后期画风气势豪迈、笔意纵横,以狂草笔法勾勒人物衣纹,大胆泼辣,以简驭繁,形神兼备。金农的人物画逸笔草草,古拙生动。他的弟子罗聘技艺全面,功力精湛,人物画造型较准确,佛像画线条简朴,形象奇古。

 “扬州八怪”的书法也别开生面,并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中以郑燮、金农、黄慎最具特色。郑燮的书法用汉八分杂入草、行、楷,参以兰叶撇法,行款错落有致,似“乱石铺街”,称为“六分半书”;金农书法植根秦汉,用笔方扁,自称“漆书”;黄慎草书多用枯笔,放纵而又严谨,似苍藤盘结,坠石崩岩。

编辑:王君

 

Tags:扬州   重庆   展出   中国   书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