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油画乐土上驰骋的人文勇士——记忻东旺教授追思会

兰亭书童 2014-05-15 书坛快报 评论

忻东旺追思会现场

    2014年5月11日,“心相——忻东旺教授追思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忻东旺教授生前的同侪知交、亲朋好友汇聚一堂,共同缅怀这位刚满50岁便英年早逝的绘画天才。

    忻东旺,1963年生于河北省康保县忻家坊。他自幼挚爱绘画,并以其鲜明的绘画风格成为中国当代颇有成就的油画家之一。曾任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文化部中国油画院特聘艺术家、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委员等职。2014年1月11日,忻东旺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50岁。

    忻东旺教授的一生,无论为人为艺,在艺术圈内都可谓有口皆碑。此次追思会,不少行业内的知名人士,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祖英,著名艺术家陈丹青,武汉画院院长冷军等,均亲自出席,纷纷表达了对忻教授早逝的惋惜之情,并一同追忆了其一生所取得的卓越的艺术成就。

    (一)  

    绘画作品

    突出对底层的人文关怀

    忻东旺作为中国当代新写实油画的优秀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往往聚焦于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显现着浓厚的写实主义色彩和深刻的人文主义情怀。

    追思会之名家看法    

    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东旺的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精神,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直接的关联,而且愈趋晚境,他的艺术风格愈形成了特有的艺术表现语言和造型特质。作为从普通农家子弟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忻东旺不同于很多生长在城市或有过农村经历的人。他对农民、农村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强调以农民自身的角度,以肖像艺术对人性和社会文化关注的视角描述这群特殊阶层的心理,这是他多年来写实绘画的冲动来源。然而他在年富力强、最好的时候离我们而去,这是令人痛心的。

    王明旨(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忻东旺教授是中国美术界卓越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充满人文的关怀、民族的气质、时代的责任,是当代写实绘画不可替代的独特范例。忻东旺他所描绘的底层人群与时尚无关,与国际化无关,但是他们却与中国的变革有关,与民族的命运有关,与社会的良知有关。他呼应时代跳动的脉搏,融入民族文化血液,深研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象表现方法,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观念,为油画民族化做出了宝贵的探索。他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社会转型中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肖像。不管多少年后,我们再看忻东旺的作品,一定会记起这是世纪之交的中国城市中的特殊阶层。

    杨飞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

    忻东旺以他的前瞻性和敏锐性打开了绘画农民的新视角,在文化界引起了关注和影响。他精湛的绘画技艺令同行赞扬,他的写意而精准的画风赢得了众多的追崇者。他以独特的眼光关注社会变革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以动情的画笔勾画出农民工在现代生活中的艰难与迷茫,表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东旺热爱人物写生,将对象勾画得鲜活生动,体现出独特的社会批判性。民工的肖像里有对现代社会变化的陌生感,也有落差的尴尬,有不完整的生活,也有追求新生活的盼望,那些期待的眼神反应出人心深处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渴望。

    遗憾的是人生短暂,东旺英年早逝,但他人生的抱负是远大的,艺术生命是饱满的,艺术的生命力是永存的,不会因此而完结。

   1 2 3 下一页  

Tags:乐土   驰骋   油画   勇士   人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