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收藏入门:中国古典家具能升多少

兰亭书童 2014-05-20 书坛快报 评论

明或清前期 黄花梨大方角柜成对 2014中国嘉德至美生活系列展

  明或清前期 黄花梨大方角柜成对 2014中国嘉德至美生活系列展

  近年来,中国古典家具收藏投资市场异常火热,甚至力促各地大众消费市场当代仿制家具的蓬勃发展。作为以往文物商店的配角,为何在当下的市场如此备受关注?对于大多数新入门的投资者来说,又该怎样介入此类市场?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家具拍卖市场的回顾,并结合品类特征、文化审美与企业运营等方面的分析,旨在为读者探寻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的真正价值与意义,为相关藏家与投资者对其市场的发展提供真实依据。

  谈到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界很少将其作为单独的品类,在以往的文物商店里也仅能算得上需放置其它文物的配角。但如此的配角为什么会受到当今人们的追捧?其仿制的当代硬木家具又为何会如此受消费者的欢迎?这还需要从专家学者的几本书谈起。在古代家具的制作并不像当今家具的大批量生产,多数是根据居住的场所定制的,珍贵的硬木家具更是如此。而硬木家具的拥有者也多因实在无力陈设才会出手相赠,而将其变卖者更是凤毛麟角,这也使得中国古典家具收藏长期以来难成气候。新中国以来,长期的物质匮乏使得国人更喜欢新的事物,因而也造成了近现代国人对此类市场的漠视。当代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的兴盛却是来源于三本滥觞之作,这种兴盛犹如众多的中国古董文物一样是先从海外开始的。1944年德国学者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的出版和稍后的美国人安思远《中国家具》的出版,引起了国际藏家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关注与收藏。而1985年王世襄先生在香港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也掀起了港台及内地藏家对中国古典家具跟进。在1998年香港富茂名誉董事长庄贵仑无偿王世襄先生数十年积累的79件珍贵的明清家具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更是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国内明清家具的收藏与研究。伴随着海内外中国古典家具的收藏热潮,加之学术研究对其价值的深度挖掘,使得此品类市场价格逐年上扬,精品板块更是连年翻番。当今的收藏投资者虽不乏对其背后文化的着迷,但更多的在场者是出于对其升值潜力的关注。

  海内外拍企共铸高价 花梨紫檀升值百倍

  早在半个世纪前,中国古典家具就受到国际收藏界的重视,成为海外藏家与博物馆争相角逐的对象。而中国内地的古典家具拍卖市场,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起步。1994年秋,新成立的中国嘉德和北京翰海共成交二十件中国古典家具拍品,虽然总成交额不及百万元,但却共同见证了此类拍卖市场的诞生。而次年秋拍,中国嘉德推出的国内首个家具专场“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以十七件拍品共斩获446.6万元佳绩,由此拉开国内古典家具拍卖市场的序幕。此后,佳士得在其纽约总部连续两年推出中国古典家具专场拍卖,其中一件“十七世纪黄花梨大理石屏式座屏风”以110.25万美元成交,使中国古典家具单件拍品突破百万美元大关,极大地拉升了中国古典家具的价格空间。

Tags:中国古典   入门   家具   收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