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业内人士分析古书画频频流拍三大原因

兰亭书童 2014-06-30 书坛快报 评论

■赵孟頫 致宗元总管札

  ■赵孟頫 致宗元总管札

  业内人士分析古书画频频流拍三大原因:资金短缺和估价高企影响成交 功甫帖事件亦影响到藏家信心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参与收藏已近三十年的某收藏家,近日游走于各大春拍拍场,斩获不少,“腰斩五折”出售的作品成了拍卖现场的另类风景线。如2011年近2000万元成交的徐悲鸿作品奔马图《日行千里》,今年却以1200万元在拍场被拿走,张大千的作品也有不少类似情况。更有藏家曾用1亿元买来的作品,今年却只换得4000万元。除了这种声势浩大的“低价军团”外,春拍古代书画方面更有多幅广受关注的名家名作遭遇流拍。

  现象

  赵孟頫陈洪绶优质作品遭流拍

  据了解,这次元代大家赵孟頫的《致宗元总管札》现身春拍拍场,引起了不少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甚至一度认为这是近20年来难得一见的作品。该作品是赵孟頫39岁(至元二十九年)在济南路总管任上给常熟人季渊写的家信。相关拍卖负责人表示,这种致于实用的书札,没有书写碑牌志传等卷轴作品的精神负担,会显得格外舒展自如,轻重得宜,是功力与才情更畅达的流露。

  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阎安则表示,赵孟頫的作品在目前的市场上,是属于非常稀缺的一类,而且信札在他的作品里面则更加少有。他认为,“信札体现价值的地方并不仅仅在艺术价值,而是作者的身份,上款人物,也就是写给谁的,然后再看它写的内容与水平。” 他强调,市场看的是(作品)稀缺度。

  另外,陈洪绶《四时花鸟》册页(十开)同样备受关注,德粤轩总经理梁伟超认为,陈洪绶这套册页很不错,而且有名人收藏过,来龙去脉都很清晰。

  那么,两件如此受重视的作品,

  为什么会遭受流拍的境遇呢?

  1.资金短缺论

  2014第一季度后经济依然堪忧

  有报告分析称,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向下滑行,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而2014年经过第一季度后,经济前景依然堪忧。国内房地产自年初开始,一直持续走低,甚至有行业人士断言,“今年经济形势不亚于2008年金融风暴”。而今次春拍古书画频遭流拍的情况,同样被不少行家认为与经济大环境脱离不开关系。

  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石金柱则从经济大环境分析,他认为,由于目前的经济大环境非常差,楼市、股市、制造业都异常萧条。“很多行业都缺钱,以前不少行业的企业老板都有收藏的习惯。但是近年因为经济不景气,没钱再买,甚至不少人为了套现,急于抛售作品。”

Tags:三大   业内人士   频频   书画   原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