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艺术品市场闹钱荒:天价艺术品价格屡遭腰斩

兰亭书童 2014-07-03 书坛快报 评论

高端拍品流动性骤减,不少来自金融、地产业的投资客割肉离场

  高端拍品流动性骤减,不少来自金融、地产业的投资客割肉离场

  羊城晚报讯记者许悦报道:早几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看上去遍地黄金,弹指间一进一出入账以百万元计的故事在坊间、在网络上不停地流传,一大批穷得只剩下钱的煤老板、企业家还不知道傅抱石、八大山人是何方神圣就杀入了拍卖会,原以为坐等数钱,没想到转眼就遭腰斩。在北京保利刚刚结束的春拍上,齐白石的《花鸟四屏》拍得5577.5万元,原以为成绩喜人,但不久就被发现该幅作品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拍出了9200万元,3年时间缩水3622.5万元。这样的例子在今年的艺术品高端市场并不少见,一大批贸然入场的投资客,这个春天正在上演集体割肉。

  A

  投资客集体割肉套现退场

  虽然坊间盛传《花鸟四屏》惨遭腰斩,但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这件艺术品实际上只是账面上的亏本。据知情人士介绍,该件拍品2011年在北京嘉德拍出 9200万元之后,因为买家事后反悔不愿意付款,拍品回到原藏家手上。今年春拍,藏家以2800万-4800万元估价送拍到北京保利,最终拍出4850万元,而当年他买入时才花了几百万元,虽然账面上比2011年时缩水3622.5万元,但实际上还是净赚了4000万元左右。

  真正亏本出货的另有很多人,这些案例绝大部分出现在高端拍品身上。比如徐悲鸿的作品《日行千里》,2011在上海荣宝斋拍了1897.5万元,最近在北京匡时以1265万元易手,如果再算上委托佣金,藏家亏损在800万元左右。

  但这位藏家亏的还不止这一幅作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位2011年贸然进入艺术品市场的藏家也曾叱咤拍场,当年在拍卖会上只要是好东西,他见一件,抢一件,暴发户式的抢夺方式让很多真正的收藏家伤透了头脑。“我留意了一下当天专场的其他作品,有几幅都是当年他抢到的,当时至少花了1亿元,但这次大概只套现到4000万元左右。“收藏本来是件长线投资的事情,才3年就急着抛售,怕是资金紧缺了。”

Tags:艺术品   腰斩   天价   屡遭   价格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