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私人收藏不能说的秘密

兰亭书童 2014-07-15 书坛快报 评论

  京鲁苏构成收藏势力半边天

  近日,据雅昌艺术网2014年6月400买家服务中心数据显示,北京、山东和江苏以18%、18%和17%的数据份额明显超过其他省份,成为艺术品消费和收藏主力。而人气画廊的分布也更加广泛,除了北京、广州等地,南京、成都、青州等城市也榜上有名。在咨询热度上,上榜艺术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中李津、范曾多次上榜。江苏画家周京新、范扬、赵怡文也曾名列榜单。咨询热度彰显了艺术家在艺术品成交过程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资深藏家,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鉴赏专业副教授薛翔认为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藏家主要集中在江苏、北京、山东等地是与这些地方的经济和人文因素有关的。传统的文化底蕴以及长期以来比较高的艺术关注度为藏家提供了人文基础,而突出的经济实力也为藏家提供了经济支撑。但薛翔认为这一现象并不令人欣喜。“现在收藏界藏家人多质差,出钱频率高,文化贡献却较差,文化开创性不高。”薛翔说。

  中国藏家国际拍场崭露头角

  近年来,中国藏家在国际艺术品拍卖上频频出手。7月9日在伦敦苏富比举行的拍卖会上,中国买家以6,802,500英镑的破纪录价格拿下了画家老扬·布吕赫尔的作品《伊甸园与人类的堕落》。在不久前公布的“全球十大艺术收藏家”名单,中国香港企业家郑志刚就位列其中。

  对中国藏家频频在国外大手笔购买艺术品这一行为,著名书画鉴藏家萧平认为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艺术品价格高,这就促使国内藏家转战国外市场捡漏拾遗。二是一些国外收藏家的藏品比较新鲜,对于国内市场来说比较有吸引力。“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不仅表现了我们国家经济状况的良好局势,也带动了一些从前从国内流失的艺术品的回流。”

Tags:私人   秘密   收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