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艺术圈有多少吸毒者

兰亭书童 2014-07-18 书坛快报 评论

米丘

  米丘

  在本人编写的小说《不夜城》中,有这样一节内容:主人公林峰在参加朋友的生日派对时,偶遇了昔日好友魏筱宁。时隔多年未曾谋面的儿时伙伴,此时相遇两人都颇感意外。惊喜之余林峰发现,这个曾经不善言辞的内敛男孩,此时看上去就像刚刚生过一场大病,面黄肌瘦,弱不禁风。而当听说他是从中朝边境某城市回来时,林峰有些诧异。在派对即将结束的时候,魏筱宁悄悄送给他一包东西。经过询问后得知,这是一包冰毒....。。

  与小说中描述的情景类同相似的是,现实中这样的故事似乎也时有发生,讲述的内容也如出一辙。有关“涉毒”方面的文学小说和影视作品,近几年也并不少见,对毒品危害性的宣传报道官方媒体也给了很大篇幅。应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愿意承认毒品存在的“合法性”,相反地都是予以禁止和打击。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和禁毒电影里对大烟的描述,以及毒品贸易所引发的吏治腐败、政治动荡、民族存亡等一系列与之有关的争端与倾覆,深深地刺痛着一个沉睡民族的同时,足可以警醒几代人。时至当下,毒品的概念和种类与百年前的鸦片相比,已经演变到了范围广阔种类繁多的程度。既包括传统毒品又包括新型毒品,如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K粉、摇头丸等等。

  根据当前的现实来说,中国的吸毒人员起码在500万以上甚至更多。与国外戒毒的医学防治模式不同的是,中国现行的政策是强制戒毒。单从数据统计来看,国内光是戒毒所就有七百所以上,仅北京一地就有数十家与之相关的机构。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应该说毒品所波及到的人群也是不分畛域,败在或毁在毒品上的人也是接踵比肩。就艺术圈或者文艺圈来说,近几年不断有所谓的名人被曝出涉毒丑闻。如谢东、孙兴、罗琦、莫少聪、胡瓜、江涛、应采儿、苏永康、杜德伟、景岗山、陈见飞、周永恒、刘日曦、高明骏、含笑、张默、(贾宏声)、满文军、李代沫等等。除此之外,称不上当红名人的大概也是触目皆是,不胜枚举。与国内文艺圈遥相呼应的还有国际文艺圈,如迈克尔。杰克逊、安吉丽娜。朱莉、布兰妮。斯皮尔斯、惠特尼。休斯顿、柯特。科本,以及体坛名人马拉多纳等。

  这个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多是艺人热衷于毒品?难道是与职业性质有关?需要注意的是,与国内500万以上吸毒人员比起来,艺人占的比例算是寥若晨星,小巫见大巫。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无外乎名人效应罢了。与文艺圈沾边的还有文学(作家)圈、影视(导演)圈、艺术家圈,代表人物陈万宁、王朔、张元、张一白,以及谢征宇、武拉拉、米丘等等。由此可见,毒品的蔓延速度和波及到的不同从业群体,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而被公诸于世的艺术圈瘾君子看似个例,实则只是冰山一角。不为人知的涉毒现象却是隐藏在光线背后的一整套利益链条在作祟,翻船者不过是链条外附带的一个消费者而已。

  其实,吸毒在艺术圈已经算不上什么秘密了,众所周知,人所共知。早在70年代的摇滚音乐中,吸毒已经成为音乐表现的主题之一,很多音乐作品直接表现如醉如痴的致幻意境,舞台歌手寻求迷幻药物的刺激进入亢奋境界,有些甚至直接以吸毒后的体验来演绎音乐。应该说摇滚音乐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吸毒的魅影,强烈的节奏、狂热的情绪、如痴如醉的精神状态、放浪形骸的肢体动作,摇滚音乐都与毒品刺激的效果有着相似之处。在美术领域同样也存在吸毒的案例,如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俄国画家马克。夏加尔、德国艺术家约尔格。伊门道夫、美国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墨西哥艺术家弗里达等等。杜尚曾说过一句有意思的话:“在我看来艺术是一种瘾,类似吸毒的瘾。艺术家也好,收藏家也好,和艺术有任何联系的人也好,都是沾了这种瘾。艺术的存在绝对不是如同真理的存在一般,可人们谈到艺术会用对宗教般虔诚的态度,为什么艺术会受到这样的推崇?它等于吸毒就这么回事。”

  在文学界,吸毒、酗酒的现象也不少,除了王朔自曝曾经吸毒、嫖娼外,宁财神也步其后尘。马克。吐温说“差不多所有的作家都是瘾君子。”尽管这句话有点言过其实,但至少说明作家群体也并非一尘不染。

  民国才女——陆小曼

  陆小曼(1903—1965),又叫陆眉,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徐志摩曾说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胡适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然而这样一个传奇般的才女,内心深处究竟有着怎样的落寞和不为人知的苦楚,才导致其沦落为中毒艺术家。

  威尼斯双年展金奖艺术家——米丘

  米丘,艺术家、建筑师。2008年,北京市禁毒处民警突击检查了一家公司和一处住宅,抓到多名吸毒人员,其中就有在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获得金奖的艺术家米丘。

  非凡艺术家——巴伯罗。毕加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员。《巴黎的放荡》中说,日后知名的艺术家们,都曾在巴黎遭到驱赶,理由是毕加索吸毒、阿波里奈窝藏文物、莫迪里阿尼在公共场所闹事、桑德拉斯盗窃、苏蒂纳穷困潦倒、到处乞讨......。

  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大师——约尔格。伊门道夫

  1945年生于德国布勒克得,1964年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是大师瑟夫。博伊于斯的门生。2003年因吸毒成为出现在德国大小媒体上的焦点人物,报道称,正当约尔格。伊门道夫与九位妓女在一家五星级酒店举行吸毒派对时,警察突然光临,一丝不挂的艺术家被抓个正着。警察在现场一个烟灰缸中查到11克左右的可卡因,后又从艺术家的画室中缴获同种毒品10克。现年58岁的约尔格。伊门道夫对其行为供认不讳,并交代在过去的两年中曾多次举办此种形式的聚会。

Tags:吸毒者   有多少   艺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