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点球大战

兰亭书童 2014-07-18 书坛快报 评论

  2014年的春季艺术品拍卖正在缓缓落下帷幕,我们没有等到“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拍场回暖,只感受到“春风似剪刀”的残酷现实。中国艺术品市场究竟需要怎样的拍品?谁又将成为艺术品拍卖的救世主?当我们为世界杯赛事疯狂呐喊的同时,我们也在期待各大拍卖行能在平淡不济的“比赛中”射入他们的制胜之球。

  >>远射 东南亚当代艺术

  当我们还在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热潮何时能够回归时,东南亚当代艺术正在拍场受到热捧。以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为例,在其“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专场中,除了9420万港元成交的张晓刚《血缘:大家庭3号》因再次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而赚得吆喝外,总体表现只可谓平淡无奇。相较之下,东南亚当代艺术就不同了。有着“印尼现代主义之父”着称的苏佐佐诺作品《蒂博尼哥罗王子率军亲征》以5386万港元刷新东南亚艺术品拍卖纪录。苏加纳·克尔顿、艾珠·克里丝汀、米斯尼亚迪、罗纳德·温杜拿等东南亚艺术家也纷纷在拍卖中创造个人拍卖世界纪录。苏富比亚洲区总裁程寿康对于东南亚当代艺术的异军突起并不感觉意外,其表示:这几年,收藏东南亚艺术品的藏家已经辐射到香港和内地藏家了。在加之东南亚当代艺术价格较为便宜,的确是具有更高的增长潜力的。而在2002年就率先在夜场引入东南亚当代艺术拍品的佳士得也正在拓展他们在这一板块的优势。今年在香港佳士得艺廊举办的东南亚华人艺术家洽购展览上,包括李曼峰、钟泗宾、陈文希等26位艺术家的60件作品济济一堂。而在他们此次的春拍上,易卜拉欣·侯赛因、荷西·荷雅、艾利·斯密特、维特·塔迪、丹龙黄等东南亚艺术家都刷新了他们的拍卖纪录。佳士得亚洲区副主席张丁元谈到,随着世界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来自各地域和国家的艺术家愈发受到藏家青睐。这一点在亚洲当代艺术的拍卖中尤为突出。

  其实,东南亚当代艺术在拍场的异军突起绝非偶然。首先,东南亚当代艺术有着迥异于东方与西方的独特风格。多样的文化背景和多元的宗教信仰使他们的绘画更具民族韵味。而随着更多年轻艺术家的活跃,东南亚的艺术也告别了过去的“经典”,而更富“当代感”,这样的特点与改变使亚洲藏家开始关注到东南亚艺术的发展可能;其次,中国当代艺术的“泡沫”让藏家日趋谨慎,选择价格较为便宜的东南亚艺术进行收藏成为不错的选择;最后,东南亚国家对其本国的艺术重视度不断提高,博览会、艺术馆等艺术交流平台的不断提升,都使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得以走入国际视野,藏家也能以此得到更多的收藏途径。不同于中国当代艺术曾经的“井喷”繁荣,东南亚当代艺术正在拍卖行的不断引入中稳中求“赢”。

  >>头球 当代水墨

  2012年,各大拍卖行将触角伸向当代水墨;2013年,当代水墨在瞩目中走向蓬勃发展;时至2014年,当代水墨依旧是个各大拍卖行的“宠儿”。一方面,有的拍卖行积极举行以当代水墨为主题的专场拍卖。保利(香港)在其春拍上推出“中国当代经典水墨”和“中国当代新水墨”两大专场拍卖。刚落下帷幕的嘉德亦推出“中国当代书画”专场,143件拍品斩获9621万元的总成交额,算是赢了个开门红;另一方面,如香港苏富比和香港佳士得这种利用“亚洲当代艺术”板块揽入当代水墨的大旗的拍卖行也不在少数。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当代水墨私人洽购展的不俗表现,佳士得也将在今年秋拍启动当代水墨专场拍卖。由此可见,当代水墨的市场响应度依旧维持上扬。

Tags:点球   艺术品   拍卖   大战   市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