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艺术品信托暗礁 投资人陷入迷茫

兰亭书童 2014-07-25 书坛快报 评论

  艺术品投资者李宾陷入了一个选择困难,他发现今年以来新发行的艺术品信托产品总共才有6个。相比国外艺术品基金一般都在市场高峰时出手,低谷时买入,近两年国内艺术品市场遭遇寒流进入调整期后,艺术品信托业也是一片惨淡,比如中融信托在2011-2012年间曾发行了16款艺术品信托产品,但今年目前还是零个。

  虽然挨过了2013年的集中兑付危机,如今艺术品信托却由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加之7月11日,中国证监会在《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将艺术品投资也纳入此次私募基金的调整范围,被业内认为是官方鼓励发展艺术品私募基金的信号,又给艺术品信托浇了一盆冷水。

  投资人陷入迷茫

  艺术品信托最火热时,一些产品曾允诺10%至12%的收益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度令投资者趋之若鹜。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国内艺术品市场转而出现下滑,而且在2013年至少30多亿元的艺术品信托产品面临到期兑付,最后虽然通过刚性兑付或延期兑付化解了危机,但仍让投资人和机构的热情遭受打击。

  李宾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发现,在今年新上市的艺术品信托产品中,规模最大的是长安信托发行的博雅四期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募集资金2亿元,提供担保的是上海淳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背靠的淳大投资是以酒店类商业地产为支柱,涵盖文化教育、能源开发、工程建设等多领域的投资管理集团。

  长安信托的博雅系列艺术品信托计划目前一共发行了4期,在长安信托公司网站上,李宾又查询到,博雅二期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2亿元,用于投资收购中国各朝代的瓷器和玉器,该期艺术品信托产品在今年1月已经兑付。

  不过在2013年8月到期的规模超过1亿元的博雅一期艺术品信托产品却还处于运行状态,“不知是通过何种利息补偿方式同投资人协商而推迟兑付,以前也有一些信托计划延期,但到最后连延期的时间都兑付了利息。所以现在不害怕延期,就怕没希望还延期。”李宾说。

  据李宾介绍,他的一位朋友曾经购买过华融信托2011年发行的正德艺术品信托,后来提前终止了,但奇怪的是,同时华融信托又发行了新的正德艺术品信托,产品规模也扩大了,这种做法最大的可能是发新产品还旧产品,起到延缓时间作用,给抵押融资方延期还款的机会。

  一旦新的信托资金流入减少,那些原本期待通过借新还旧的产品该怎么办?刚性兑付仍是投资人的最后底线。7月11日的一则消息引起投资人的关注:银监会正式印发了《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35号文),明确了银行不得提供含有刚性兑付内容的理财产品介绍,这是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业务又一次整理出狠招。“大家心里既希望能刚兑,又怕不靠谱,万一哪天潜规则真被打破了,那就傻眼了。”李宾说,违约风险还是让他对购买艺术品信托左右为难。

  “兜底”背后的暗礁

  在“刚性兑付”这一通行潜规则下,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几乎和高收益存款画上等号。信托业人士认为,正因有了这一兜底机制,许多投资者盲目追求高收益,却不愿自担风险,如不能按照预期兑付就要求机构偿付资金。而金融机构一旦存在第三方兜底的预期,也会忽视项目风险。

Tags:暗礁   投资人   艺术品   迷茫   陷入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