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文脉传承:张继刚博物馆系列巡展第二次展览启动

兰亭书童 2014-09-03 书坛快报 评论

中国书画网讯 《文心诗境·张继刚诗书画》博物馆系列巡展将于2014年正式启动,博物馆是文物艺术品收藏最高殿堂与学术研究机构,张继刚教授应国内外二十六家之重量级博物馆之邀举办《文心诗境.张继刚诗书画》展,此次巡展代表了张继刚教授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崇高要地位以及其门人书画作品之品质,并将持续两年。首站将于海南省博物馆拉开帷幕,由海南省博物馆主办,应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邀请并主办,张继刚先生国内外博物馆系列的第二回大展将于陕西历史博物馆96日上午10:00开幕。将作为中国文脉艺道传承的一次历史时刻,展示出张继刚先生多年在历史、文化、艺术方面的学术研究以及艺术创作呈现至广泛的视野。

 点击浏览下一页

此次展览以张继刚先生诗、书、画作品为主,兼容对诗、书、画理论的研究与个人感悟。将历史研究视角与艺术创作本身结合,将理论与艺术创作相融,更好的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雅与深厚。

点击浏览下一页 

“诗者,感其况而诉其心,发乎情而施于艺也”。张继刚先生不仅是学者,鉴定家,更是诗人,这使他的作品有自家的风貌意境和画格。这些缘于他对哲学、美学、史学、文学、艺术创作等诸多学科的研究,丰富了他艺术的内涵及画业。因为深谙古书画鉴定造诣,在张继刚作品中散发出浓郁的文人气息。季羡林先生曾评价到:“淡月永夜拥书简,罗经百子寻古音”。

 点击浏览下一页

书法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内核,中国之画与书法结缘,而多含文学趣味。张继刚先生的书法在传承古人的基础之上,自成一体,气韵想通。并与诗、画相融,其入帖出帖之墨痕体现了一种逍遥世外的超然法度。

 点击浏览下一页

此次展出的绘画作品,有山水、人物、四君子等题材。张继刚先生的山水、花鸟、人物笔墨朴茂,这并不是绘画本身形式的简单营构,而是传达出绘者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在张继刚的绘画中,兰花不止兰花,山色不止山色,水境不止水境,那是超越于物象的对生命真境的表达,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沉思考的生命个体于尘世之中又超然之外的“尘世即蓬莱”的淡定感受。杨仁恺先生论张继刚绘事:学者张继刚与我过从有年,其画深得古法,承自然之功,气韵生动,苍笔古拙,有徐黄两家风范,画格入宋人间,亦见天性,浪漫多姿,耐人寻味,于疏淡沉雄中见清新自然,书画同工,六法渊源深矣。

张继刚先生以文心诗境感受中国绘画的深邃内涵,在继承传统笔墨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梦蝶幻化之妙养山川云闲之心,放鹤赋诗,著文字讲业育后学。张继刚先生师从一代鉴定宗师杨仁恺先生三十年,与艺苑宗师多有过从,请益于刘海粟、谢稚柳、启功、王已千、王方宇、冯其庸诸先生,并深得教诲。张继刚先生的绘画,是将笔墨、丘壑、气象三者融为一体,勾画出他内心苍茫拙朴、浑厚华滋的精神流转,这是超越于形式的非视觉性表现,因此,张继刚的绘画作品绝不只对观者的“目”,更多的是对应观者的“心”。

启功先生认为“张继刚先生绘画得文衡山之气,气格雅正,包文藏史,意境深邃,不易得也”。

应该说,张继刚传承了中国文人画的内在精神,文人画更关心现象世界背后的真实,虽然时代有所不同,但无论怎样,对自我生命真性的审视,始终是他所关注的。在他罗汉、高士的绘画中有他月下叹浮生,隐士的清醒,而他细腻玲珑的山水显现出他与世界往复回环之趣,可以说,艺道多精、为人醇厚的张继刚以他旷达的情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与世界“共成一天”的境界。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江兆申先生曾说到:“张继刚包文藏史之博,传承古贤遗风,赋诗慢题,在继承中国传统文人画之精髓中锤炼笔墨,聚气凝珠,为论者所激赏。张继刚是从中国文人艺术背景入手,深入理解绘画的内涵,并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艺术风格”。

 

1 2 下一页

Tags:文脉   巡展   传承   博物馆   展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