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中国书画名家龙翼翔艺术人生访谈录

兰亭书童 2014-11-12 书坛快报 评论

  当看到龙翼翔先生的书法之作时,最为引人入胜的,是其中的结构和布局,慎巧而雅致,从直观就让笔者感受到,书法家龙翼翔先生定是一位心思细腻,以平和静远为修的智乐之人。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气韵生动”所营造于人的感知吧。

龙翼翔

龙翼翔

  龙翼翔先生祖籍四川乐至县,他与书法艺术的结缘,并非如其他书家或家族延承,或幼习课堂。而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参军时期看到战友桌上压着的书法题词,立刻就被笔墨展舞的书韵神采深深吸引。在那个物质和学习资源都相当匮乏的年代,这篇小小的书法作品对人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无疑是非常强烈的,对于龙翼翔来讲,这理所当然成为他精神食粮中的美味佳肴了。自此以后,他一直潜藏在心底的,那份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艺术禀赋终于被发现和开启。也从那时开始,龙先生就始终未曾停止过对书法艺术的研习和追求。

  “除了工作外,对我来说,每天最重要的就三件事:看书,写字,创作。这是几乎任何事情都干扰不了的,多年的习惯。”

  龙翼翔先生过去工作的地方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虽然物质条件并不好,环境也相对闭塞。但对于研习书画之人而言,这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倒却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龙先生艺术生涯早期在这里进行的沉潜修习,为今后其书创之作的大放异彩打下了坚实基础。

  延于传统 成于机变

  用龙翼翔先生自己的话说,他不是“科班出身”的书法家。没报过学习班,也没得到过任何高人指点,几乎一直都在自学。他与书坛的真正交流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才开始的。那时期,正值中国书画市场方兴未艾,龙先生开始结交胜友,取长补短,对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更为如饥似渴。他先后临习“二王”、柳公权、苏东坡、米芾、孙过庭、金农等大家的字帖,对楷、行、草、隶诸体皆有深入探研,且兼攻魏碑,尤喜章草。

龙翼翔作品1

龙翼翔作品1

  观龙翼翔先生作品,可以说是集楷法谨严,行书洒逸,隶体端厚,魏碑雄浑之特色,而汇诸以章草为擅长的成就。章草者,始于秦汉,是“今草”之前身,由隶书演变而来,故仍保留了隶书笔意,字体之间多不连写。唐朝张怀瓘称之为“既隶书之捷”。龙先生章草之作,起笔处大都保留“蚕头”笔势,运笔时,映带间联系频繁,大量使用牵丝笔法,且多为圆弧形,字体之间俯仰卧盼,相呼而应,即使点画分写,亦连势强烈;收笔处凝重而长,带动整个字形险峻中兼有灵活。通篇作品在简率的笔意中显现隶书之底蕴。章草素来有“急就书”之称,实因事情急迫而将隶体潦草化书写而得名。故章草之气韵比之隶、楷洒逸,又较草、行收敛。龙翼翔先生之笔韵就能取中庸而不落偏侧,温沉中有率性,凝厚兼而有动律,作品整体大气致远又平易近人。极尽章草“字字有区别、字字不相连,字体有则、省便有源,草体而楷写”的总体特征。

Tags:中国   艺术人生   访谈录   书画名家   龙翼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