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民房夹墙里惊现珍宝

兰亭书童 2007-02-07 艺术市场 评论
两卷敦煌遗书被发现的传奇故事

    107年前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重见天日,后来又被深藏民房夹墙中,两卷几近保存完好的敦煌遗书近日面世北京,将于一个多月后摆上拍卖台。

    祖父遗书  谆谆嘱咐

    这两卷敦煌遗书都是唐代写经,来自甘肃敦煌一个郭姓人家。郭家的祖父曾在清末时任甘肃地方官员,“文革”中去世。几年前,当生活蒸蒸日上的郭家翻新祖屋的时候,被拆的一堵墙中忽然掉出一个包裹。在全家人惊奇的目光中,郭家父亲小心翼翼打开了土红色的粗布包袱皮和一个旧信封……打开信封,信封里面竟是祖父的亲笔遗书。遗书中,除了对子孙辈的殷切希望,老人家还谆谆嘱咐:“保护好祖宗留下的东西啊!”原来,精心收藏在包裹里的,是五卷出自敦煌藏经洞、写于唐代的佛经。郭家人为老人的苦心掉下了眼泪!

    百年秘密  无从知晓

    这些经卷是怎样在出了敦煌藏经洞之后,辗转到了郭家祖父手中?又怎样在中国社会长时间的兵荒马乱中被老人家藏到墙中?这一百多年来的秘密,都已随郭家祖父的仙逝,再也无从知晓了。北京江洋富通拍卖公司将在北京拍卖这五个经卷中的两卷,中国收藏家协会、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五名专家在北京进行了鉴定。专家们认定,这两个经卷写于唐代,品相庄重典雅,用墨淳厚,书法线条流畅、优美,从内容到形式,都弥足珍贵。

    专家鉴定  较为稀见

    后来,两个经卷又被送到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鉴定。记者在鉴定现场看到,国图研究敦煌学的七八个专家闻讯都过来了,他们围满了摊着经卷的桌子,戴着白色纯棉手套“主鉴”的是方广锠教授,他是国图老馆长任继愈先生的学生,曾在国图整理和研究敦煌遗书几十年,与国图合作编辑《世界敦煌遗书总目录》。经过细细端详经卷用纸、墨色后,方教授告诉记者:“都是真东西!”

    方教授在鉴定书中写道,两卷经都是敦煌藏经洞遗书,属典型的唐代写经,抄写时代约在公元七世纪到八世纪。卷背每纸接缝处有残朱印,应为近代收藏者所钤。该经属南本,较为稀见。“俱舍论卷二十九”,首尾均全,首纸右上残缺。总长697.3厘米,抄写363行,附原轴。抄写时代约在公元七世纪下半叶到八世纪上半叶。

    国图善本特藏部主任张志清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拍卖市场上不时有敦煌遗书现身,有的是个人收藏几十年后拿出来的,也有的是再次转手拍卖的。“但像这样总长近7米、保存较好的写经,市场上还没有见到过。

Tags:夹墙   民房   珍宝   惊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