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由于知道得晚,上一次我错过了,遗憾得不能行,这次说啥也要让专家给鉴定一下,看我的藏品是真是假!”当日一大早,偃师市首阳山镇的侯先生就带着两大包“宝贝”赶到了会场。放下包袱,顾不上擦去满脸的汗水,他又急匆匆地排起了队,想拿到一个满意的鉴宝序号。
本次鉴宝活动,我们同样邀请到了我市文物鉴赏界的多位专家来为藏友“掌眼”。他们分别是: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物鉴赏专家周建亚,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洛阳博物馆副馆长、青铜器专家高西省,市文物交流中心文物鉴定专家司马百灵,学会玉器杂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洛阳博物馆收藏部主任张玉芳,学会陶瓷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古陶瓷专家张素霞,学会玉器杂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玉器鉴赏专家韩占强,学会理事、明清瓷器专家陈康。
当日上午9时,活动准时开始。专家们一丝不苟,在3个多小时内,为先后而来的近300名收藏爱好者进行了免费鉴宝服务。他们拿出各自的专长,一件藏品一件藏品地细细端详,反复思考,最后作出的结论让人信服,同时还把藏品的真伪、价值进行认真讲解,帮助藏家逐渐提高文物鉴赏水平。其间,珍品、精品迭出,让人深深体会到我市民间收藏的丰富和品位。
陶瓷藏品:量大精品多
这次鉴宝会,藏友们带来的瓷器格外多。鉴宝刚开始,西工区一位吴先生和同伴小心翼翼抬着一个大包袱就上了场。随着他们慢慢将包袱揭开,一个体形硕大、白地黑彩、纹饰精美的瓷坛很快就展现在了众人面前,引得大伙啧啧惊叹。
这个瓷坛是吴先生家传之物,历史有多长?究竟是何用途?吴先生说他根本不清楚,他此前用尺子量了量,这个瓷坛高70厘米,坛口直径20厘米,底部直径30厘米。随后,张玉芳、张素霞两位专家从造型、胎质、釉色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个瓷坛属元代磁州窑器物,主要用于盛酒。两位专家讲,磁州窑是著名的民间窑场,南北朝时期开始烧制,至今未断,其窑系以太行山脉为走向,遍及河北、河南、陕西等地,主要生产盆、罐、坛瓶、儿童玩具等民间日用瓷,纹饰主要为白地绘黑花、黑釉剔花、黑釉黄褐斑等,风格粗犷。目前,这一类型的古瓷器存世量比较大,但像吴先生这件形体这么大的,则比较少见,值得好好收藏。
瀍河回族区马先生送来鉴定的两件瓷器,个头虽小,但同样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其中,一件为三足奁,一件为撇口碗,均为五代时期的遗物。
当日上午,涧西区张先生带来的两个磁盘也颇惹人注目。它们大小差不多,盘面直径均在30厘米左右,一个上面绘的是青花山水,一个上面绘的是五彩花鸟,让人奇怪的是,画法和景致具有一种异域风格。陈康老师反复思量,认定这两个盘子均为日本瓷器,烧制时间约在上个世纪初期。一听专家这样讲,张先生顿时醒悟过来。原来,张先生老家在东北大连,建国初期,他父亲带着一家人来洛支援建设,便把老家的许多东西也都带到了洛阳,其中就包括这两件日本磁盘。
陈康老师讲,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制瓷业也不例外,日本瓷器有些造型与中国瓷器相仿相近,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图案和画面颜色比较明快,多大红大绿、黑白相间,茶杯、酒杯、碗、碟子等食用器边沿多有金色釉。目前,民间对日本古瓷器的收藏也比较热。
清初花觚:普通家庭竟藏有
在本次鉴宝会上,评论起哪位藏友最有收获,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一位姓刘的先生。当日,他和妻子把家中的两件瓷器带来给专家鉴定,没想到件件皆是货真价实的“古董”,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其中的一件花觚瓶竟然烧制于清代初期,堪称一件青花珍品。
刘先生的这两件青花瓷器非常漂亮:一个为罐,盖子缺失,罐体上绘着麒麟送子的图案,栩栩如生;另一件为花觚瓶,高32厘米,瓶口外撇,直径达14厘米,颈部修长,上面绘的八角麒麟威风凛凛,色泽明丽,瓶的腹部小而微凸,布满花卉纹饰,再往下,绘的则是数片低垂的芭蕉叶。
陈康老师和周建亚老师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刘先生的青花麒麟送子瓷罐为清代同治年间景德镇民窑所出的器物,而他的青花麒麟花卉纹花觚瓶则烧制于清代初期,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景德镇青花瓷器。专家还介绍,青花瓷是以钴为着色剂,直接在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约1300摄氏度的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两色相间的彩瓷,它的起源与唐三彩有关。清代初期,景德镇青花彩瓷也达到了一个高潮,精品迭出。目前,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是收藏的一个热点,价位很高。
一听此言,刘先生和他的妻子惊喜不已。刘先生讲,他家过去家世很好,祖上曾留下大批遗物,前些年,他家里仍保存有许多瓷器。可是由于对这方面的知识一点儿也不懂,他一家人丝毫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价值,只是觉得这些瓶瓶罐罐五颜六色的,十分好看,随手就把它们放置在桌子和窗台上,当个摆设。长期下来,他家的瓷器或被摔碎,或被弄丢,渐渐变少了,目前,也就只剩下了这两件。这次偶然参加“河洛鉴宝”,没想到竟有如此大的收获,接下来,他们一定要珍藏好这两件瓷器。
青铜器:展现汉唐风采
青铜器鉴定专家高西省老师当天也兴奋不已,因为在本次鉴宝会上,请他鉴定的青铜器虽然不多,但有两件档次颇高,分别为汉唐时期的遗物,对于研究河洛地区青铜器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中的一件青铜瓶由洛龙区的王先生持有,高约30厘米,圆腹长颈,瓶口呈我们常见的蒜头模样,惟妙惟肖,泛着紫红色的光泽。王先生讲,这件铜瓶是他多年前收藏的,一直搞不清年代。
高西省老师从器型、工艺、装饰手法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认定这件蒜头瓶为汉代作品。他讲,秦汉时期,青铜礼器已趋于衰落,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求,大量制作实用性很强的青铜器物,比如灯具、香炉、铜镜、带钩等。王先生的这件蒜头瓶在当时主要用于盛酒,属一种青铜酒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种变化。
另外一面铜镜由老城区的崔先生收藏,造型为传统的圆形,直径约16厘米,镜钮四周围饰宝相花,边缘上则采用一首五言诗句进行装饰,整体看上去,图文并茂,耐人寻味。尤为可贵的是,这面铜镜至今保存得十分完好,镜面上除了几个锈斑,明亮如新。
专家介绍,我国的铜镜工艺,经过战国、两汉的发展阶段之后,在唐代步入了高峰期。唐代的铜镜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使用上,已不限于日常生活的梳妆照容,还成为人相互馈赠的礼物。盛唐时期的铜镜在造型、装饰和工艺技法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丰富多彩的纹样,既有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又融合了国外的艺术精华,争奇斗艳。崔先生的这面宝相花铜镜,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特征,为一件难得的初唐铜镜。
文物杂项:砚台木雕好珍贵
各类鉴宝活动中,杂项藏品往往占据多数。本次“河洛鉴宝”上,负责杂项鉴定的司马百灵老师忙于接待一拨又一拨的收藏爱好者,3个小时当中,几乎连坐下喝口水的功夫都抽不出来。经过他的辛勤努力,那些庞杂无比的藏品终于被辨明真伪。
偃师市首阳山镇侯先生的两件木雕是他几年前从古玩市场购得的,一件为财神,一件为笔筒,但长期以来他始终搞不清楚这两件木雕的材质、年代及价值。司马百灵老师逐一看过后告诉他:笔筒虽然四面雕饰着彩龙,但用材较差,并且雕制时间也不长,没有什么收藏价值;而那尊财神则很不错,材质为名贵的黄花梨,雕工也精当细致,是清代晚期的作品。“这下我心里有数了,摸着一点儿收藏木雕的门道了!”崔先生又讨教了多个问题,最后高兴离开。
老城区的李先生带来一方砚台,自以为是端砚或是歙砚,此石质纹理缜密,坚润细腻,表面有许多裂纹状的线条,微微泛黄,看上去颇有些年头,底部还刻着“吕本中”款识。司马百灵老师拿起来左右端详,认定其实际上为一方盘砚,并告诉李先生,盘砚为中国十大名砚之一,因产于我省济源市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东的盘谷泉、砚山等地而得名,为历代书画家们所青睐,值得好好收藏。
说到砚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先生带到鉴宝现场另一方砚台则更让人长了一番见识。他这方砚台石色微微呈紫色,明净纯洁,显得凝重浑厚,砚池上方,有两个天然生长的如鸟兽眼睛状的米黄色“石核”,制砚之人利用这两个“石核”,分别雕刻了一龙一鸟,以“石核”为龙、鸟之眼,构思巧妙,恰到好处。专家们讲,这方砚台是名副其实的端砚,上面的两个米黄色“石核”,就是端砚中所特有的“石眼”。从质地、颜色、品种、做工等方面来鉴赏,这方两眼端砚都堪称珍品,难得一见,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民间收藏:一定要防伪防骗
这次鉴宝会上,虽然好的藏品不断出现,但赝品、仿品仍占据大多数。更让专家担心的是,许多藏友拿来的东西件件都是赝品,即使你给他讲明了,一些人还执迷不悟。
一位女士拿来了一枚石章,自称是几年前从市场花高价购买的,商家讲其是昌化鸡血石。初看上去,这枚石章晶莹剔透,内有许多像鸡血一样的鲜红色彩。可玉器鉴定专家韩占强老师拿出灯具反复照看,发现它里面的红彩很不正常,散而不聚,应当是人工浸染做进去的,应为赝品。一位老先生拿来一件“玉”牛,看上去也非常漂亮,老人自称是用“墨玉”雕刻而成的,年头很长,他曾掏钱找人给鉴定过,是真品。韩占强老师和其他专家细细鉴定,认为这件东西的料不对,应是现代人用玻璃通过特殊的手段制品加工而成的。特别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一名初涉收藏的李先生竟然还把用石膏制作、外表布满纹饰、经过作旧处理的东西,当成了古代砖雕来收藏。
针对鉴宝会上发现的问题,市文物收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建亚老师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目前收藏市场上鱼龙混杂,各类赝品、仿品层出不穷,搞收藏,首先要注重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千万不能抱着“简陋”、“发财”的心态盲目而行;其次,初涉收藏,切忌贪多,不能见啥收啥,没有什么主题和方向,最好能确定一个比较熟悉的类型,慢慢将其钻熟钻透;第三,购买收藏一件器物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多找自己熟悉和信任的行内人士进行咨询,千万不能跟着卖家走,让卖家给你找的“专家”来定真伪、谈价值;另外,不要盲目找一些带乱七八糟的鉴定机构和专家来对你的藏品进行鉴定,目前,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一种这样的公司,他们可以找专家给你鉴定,口头鉴定收费很低,但你如果要鉴定证书,则收很高的费用,这样一来,他们为了牟利,即使你的藏品是赝品、仿品,也往往顺着你的意愿行事,鉴定藏品是真的,还给你出证书。懂行的收藏家在购买收藏一件东西时,根本不会看你以前的什么鉴定证书,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进入收藏圈,买到赝品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所悟,避免再次上当受骗。(信息来源:洛阳晚报
猜你喜欢
- 2015-03-17 神韵明清——四川博物院院藏明清书画精品展
- 2015-03-16 温哥华古董精品展
- 2015-03-15 赝品贵过真品 崔如琢 500美元购得百万精品
- 2015-03-15 名家精品成为藏界热点 吴冠中拍品破亿
- 2015-03-15 吴冠中25幅精品画作点亮保利春拍
- 2015-03-15 保利第15期精品拍卖会喜获3.1亿
- 2015-03-15 萧淑芳百年诞辰精品展在北京举行
- 2015-03-15 “传承与拓展——陈钰铭、王晓辉、秦嗣德水墨人物精品展”
- 2015-03-15 何香凝艺术精品展京城首展
- 2015-03-15 中国近现代书画12大名家精品展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