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群众报》的来龙去脉

兰亭书童 2007-08-17 收藏资讯 评论
       初见这份4开2版的解放区土纸小报时,相似的报头,使得笔者误以为是冀热辽边区出版的《群众日报》,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报头少了一个“日”字:《群众报》。冀热辽《群众日报》1947年6月1日由《冀热察日报》改刊,笔者推断,这份《群众报》应是借用了冀热辽《群众日报》的报头。在该报报头的下端一行小字引起笔者注意:“本报订阅大众日报发行处”。就是说这份《群众报》应是在山东沂蒙山根据地出版的,从该报两版的内容上看,均是报道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农村生活、生产的事情。

    既然是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发行,那么这份报纸应该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以上线索,笔者仔细查阅了山东、北京、南京图书馆解放区报纸目录、《临沂地区报业志》以及相关文史资料,但均没有查到这份《群众报》的出处。暂且不管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份解放战争时期出版的《群众报》没有被收藏辑录,作为多年来潜心收藏解放区文献史料的笔者讲,有义务将这份《群众报》的出处查清,若能给新闻出版史做一补白当最好。


    笔者电话采访了曾在沂蒙山根据地战斗过的《大众日报》老报人、著名版画家刘晓刚先生。始知1948年,在根据地出版的《鲁中大众》、《滨海农村》、《鲁南时报》均先后停刊,为了能够有一份适应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需求的读物,3月13日,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决定增出一个“通俗版”,该版每3日出一期。增版试出两期后,报社党委决定将“通俗版”独立出来作为子报,由宫达非(后任外交部副部长)牵头组成编辑部,创办这份《群众报》,是年3月20日,一份面向农村基层的《群众报》正式创刊。但是该报存在只有半年时间, 1948年6月25日,因边区形式变化,《群众报》出到30期,社党委决定抽调宫达非等编辑人员去创办《鲁中南报》(鲁中南党委机关报),《群众报》随即停刊。


    笔者收藏的这份1948年6月6日出版的《群众报》为该报第27期,而这天恰好是农历的芒种,所以《群众报》两版内容也基本与此相关。一版还报道边区各地的变工组的农民夏收情况;二版则插空报道了全国各地解放区的大好形势,对支援边区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Tags:来龙去脉   群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