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南海一号”:“海底穿针”慢工细活艰难打捞

兰亭书童 2007-09-06 收藏资讯 评论

 原定今年七月出水的“南海Ⅰ号”南宋古沉船,因受天气影响,不得不推迟。


  维系世界最古沉船“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成功与否的关键施工环节——穿底梁,在历时三十多天后迈出艰辛一步,第一根底梁终于在四日穿过沉井底部到位。


  穿底梁是“南海一号”整体打捞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步。由于每根底梁重达六吨,作业在三十米左右深的海底下进行,被称为“海底穿针”。


  据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介绍,七月份巨型沉井下压到位后,穿底梁的作业船于八月三日进驻打捞现场,但受“帕布”、“蝴蝶”、“圣帕”连续三个台风的影响,直到八月二十四日才开始恢复作业,期间风浪仍然比较大,作业困难,工作进展缓慢。


  为解决海底能见度极低的难度,避免“摸黑作业”,穿底梁的潜水人员每人佩带光源设备,海底将形成一个灯阵,增强能见度,方便水下作业。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称,穿插第一根底梁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穿引方法,剩余三十五根底梁都将按照这个程序来作业。目前,穿第二根底梁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预计每天可穿一根底梁。


  根据原定方案,三十六根底梁全部穿完后, “亚洲第一吊”“华天龙”起吊船将赶至打捞现场,将沉船起吊移送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南海一号”能否在十月出水?很大程度上还要看老天的“脸色”。在海底沉睡了七百多年的“南海一号”在考验着人们的忍耐力和智慧。

Tags:慢工   细活   南海   打捞   海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