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南京博物院成为傅抱石作品最大的收藏机构

兰亭书童 2007-09-07 收藏资讯 评论
       作为江苏画派的领军人物,傅抱石(1904~1965)对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特定的历史原因,南京博物院在上世纪70年代收藏了傅抱石365件中国画作品;今年初,傅抱石家属又捐献傅抱石写生画稿、著述手稿、自制印章等500件左右,南京博物院成为傅抱石作品最大的收藏机构。

    南博所藏傅抱石作品因其来源可靠,无一赝品,故成为傅抱石作品鉴定之“标准件”,且藏品中神品妙品无数。其中,《潇潇暮雨》为其中年时的山水画代表作,《李太白像》则为晚年的人物画精品。


    1945年,傅抱石41岁,移居重庆西部金刚坡已是第七年。金刚坡对于傅抱石来说意义重大。日本侵华伊始,傅抱石随政府机构迁移至重庆,家住群山环保的金刚坡下。住房虽为年久失修,凋零朽败的农舍,但周围的自然风光雄伟清丽,饶有画意。傅抱石遇到金刚坡,真如虎添翼。金刚坡激发了他的绘画灵感与理想,在激情洋溢的实践中完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与风格——“抱石皱”。这一时期,傅抱石常以巴山雨景为题作画,《潇潇暮雨》即为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一。该作风雨飘摇,树木弯身,红衣僧人,冒雨归寺。狂扫猛皱的绘画魔法,直将观者揪入其境。


    《李太白像》为傅抱石1963年去世前三年所作,为后期代表作。李太白为天才型的诗人,傅抱石为天才型的画家,且二人同为嗜酒如命,借酒力生灵感催激情,完成佳作的名人。画中诗仙红梅花树下倚石而坐,持杯望月,若有好诗盘旋胸中,随时喷薄而出之情状。整幅作品错落有致,一气呵成。傅抱石对此作非常满意,自题云:“余所写太白像,以此较为满意”。

Tags:博物院   南京   机构   收藏   作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