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葫芦瓶成了宝葫芦

兰亭书童 2007-09-28 收藏资讯 评论
        由葫芦植物、葫芦瓷器所带来的葫芦文化,送给人们的永远是美好与吉祥,于是各朝各代的收藏爱好者都将葫芦瓷器列为首选之一。1995年,一件明永乐青花绶带葫芦瓶在北京翰海的拍卖会上以1331万元的成交价创造了当时内地中国瓷器拍卖的最高价。此后,葫芦瓶这一器型在拍场上屡有佳绩诞生。如2000年,一件清乾隆粉青釉刻缠枝莲纹双如意耳把葫芦瓶在香港苏富比获价331.2万元;2003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了一件清嘉庆霁蓝釉描金“福寿双全”葫芦瓶,成交价达119.5万元,高出估价近2倍;2005年,在香港苏富比付拍的清雍正豆青釉绶带耳葫芦瓶也拍出876.504万元的高价;今年春拍,一件清嘉庆珊瑚红地描金折枝莲纹“福寿”图葫芦瓶在香港苏富比以高出估价两倍的112.86万元易主。

    业内认为,葫芦谐音“福禄”,又因多籽,蔓藤蜿蜒,故有“多子多孙,万代绵延”之意。因此,葫芦瓶这一器型以其吉祥的寓意契合了不少藏家的心理,也因此深受藏家的喜爱。此外,相对于其他器型,葫芦瓶存世的精品较少,因此,每每有珍品浮出都会受到藏家不遗余力地追捧。如去年秋拍,香港佳士得推出了一对清嘉庆粉彩缠枝莲纹葫芦瓶,此瓶曾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的旧藏,在张宗宪之前,由著名收藏家仇  之收藏,并且类似器型的精品存世较少。在拍场上,这件精品备受藏家赏识,在竞相叫价中,以938.736万元的高价顺利易主。可以预见,葫芦瓶这一寓意吉祥的器型将会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喜爱。

Tags:葫芦   成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