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李可染《家住崇山茂林烟霞中》荣宝336万成交

兰亭书童 2008-01-23 艺术市场 评论

在1月12日举行的北京荣宝2008迎春书画拍卖会(第59期)上,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作品《家住崇山茂林烟霞中》最终以336万元的高价成交,从500余件当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的精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日成交最高价。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自幼习画,深受潘天寿、林风眠等影响,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学画,曾在多所艺术院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入到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李可染的这幅《家住崇山茂林烟霞中》创作于1985年,作品的画面结构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范宽式的饱满构图,山势迎面而来,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用沉涩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画出来,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在一张纸上表现出最丰富的内容。“黑、满、奇、崛”的李氏山水风格在此件作品里得到充分的展现,崇山与茂林浑然一体,民居静静伫立于山间,烟霞环绕中升腾着氤氲之气。


    李可染的水墨画一扫逸笔优雅的文人积习,尤其是那以悲沉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调,深深地捉住人们的感觉,而在这悲怆旋律的制约下,画中即使偶有淡淡的幽雅,也会被这“黑色世界”造成凄迷的基调。


    1954年后,李可染以造化为师,屡下江南,探索“光”与墨的变幻,形成独特的风格,可以以“黑”、“满”、“奇”、“崛”来概括其艺术内涵。李可染为水墨世界开创出新的格局。


    李可染的山水画,是他的苦学精神,执着追求与祖国河山化合的结晶,凝聚了画家对时代与自然景观的认真思考和深刻感受。李可染说:“中国向来把江山、河山、山水作为祖国的象征或代名词,江山指的就是祖国。我们在山水画中描绘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其主要思想在于歌颂祖国、美化祖国,把热爱祖国的感情感染给广大人民。”


专家点评


    一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生前是中国最杰出的画家之一,死后受到全世界的尊敬。最近几年,他的作品在世界两大拍卖行中接连创出高价,作品真迹外流严重。


    李可染的山水画以意笔作画为特点,他不但画“所见”,而且画“所知、所想”,在现实自然景观本身和画家的游历印象中凝聚美的精粹,从偏于现实的“写境”,跃入重在理想的“造境”,创造一个“非真非幻”之美,是对白石老人“作画游在似与不似之间”论点的重大发展,也是他孜孜求索的画魂。


    由于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李可染的画一开始价格就比较高。上世纪50年代他的山水画就高达70元,1979年之后他的画价开始大幅度上涨,山水画高达1万元,1986年以后基本上无货供应,难以计价。


    近几年,李可染的作品接连拍出天价,2005年《烟江夕照图》拍出1540万元,《黄山万壑图》拍出2000万元天价。

Tags:烟霞   家住   茂林   李可染   荣宝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