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百蝶衣”
“一朝入选帝王宫,万千宠爱于一身”。这是民间对平民女子被选进皇宫后的赞美之词。那么称为“六宫粉黛”、“后宫佳丽”的清代后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数百年来,由于被高高的宫墙所隔,她们的锦衣华服、艳妆靓容和哀怨闲愁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南京博物院清宫典藏系列“太后吉祥——清代后宫御用品展”日前开幕,首次展出的百件文物,可以让观众们小觑一下她们的“私生活”。
12个兽首嘴里含着灯泡
日前,在南博陈列艺术部袁荣的带领下,记者仿佛走进了“后宫”。
袁荣指着一幅发黄的老照片,“这张仪銮殿照片非常珍贵,1888年建成的仪銮殿是慈禧养老的地方,1900年被八国联军烧毁,后来慈禧念旧重建该殿,改名佛照堂,慈禧驾崩于此。”另一幅老照片看似圆明园的西洋楼,叫“海宴堂”,是慈禧招待女宾的地方。“奇特的是楼前也有12尊兽首,但不是‘水龙头’,而是‘路灯’,兽首嘴里都含着一个灯泡。虽然海宴堂与圆明园西洋楼不可比,但也很壮观,可惜在八十年代初被拆毁了。”
展柜里还陈列了3件皇帝册封后妃的册子。清代对妃嫔的册封极为严格,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8个等级。记者看见这3件册子是封给同一个人的,她叫赫舍哩氏,被封为瑜妃,17岁进宫,但册封不到两年,同治就驾崩了,她一直活到76岁,1931年才去世。光绪皇帝封她为贵妃,后来宣统皇帝又封她为皇太妃,因此她的身价很高,是最后葬于清东陵的妃子。
慈禧作画找“枪手”代笔
“大雅斋”是慈禧御用画室的斋号,慈禧的画如今在拍买市场上高达百万,此次展出了两幅慈禧的画作。据袁荣介绍,这两幅画很可能是“枪手”所为,“因为慈禧雇佣了两位宫廷画师,屈兆麟和缪嘉慧,一男一女。《松鹤图轴》可能是屈兆麟所画,慈禧后来为表彰他的忠心,封他为一品官。而为了奖励缪嘉慧,慈禧也给了她一大笔银子,缪嘉慧的画流到国外不少,在国际市场很有卖价,都在百万以上。”
慈禧还利用大雅斋烧制了一大批御用瓷。大到鱼缸,小至印泥盒大都是粉彩,可看出慈禧对色彩的偏爱。其中“粉彩双联水仙盆”、“粉彩花卉纹高足碗”,十分精美。而妃嫔的名位不同,享用瓷器有不同的待遇。从展出的后宫用瓷可看出妃嫔的地位。黄釉的多少标志身份的高低,里外全黄色为皇太后、皇后使用;里白外黄色为皇贵妃使用;黄地绿龙为贵妃、妃使用;蓝地黄龙为嫔使用;绿地紫龙为贵人使用;五彩红龙为常在使用。
“凤头鞋”是慈禧的专利
清宫电视剧中,两把头扇形冠、旗袍和高跟木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服饰真品,此次都一一展现。展厅正中是一件华丽的“百蝶衣”,因为慈禧喜爱蝴蝶。袁荣介绍说,后妃们穿的便装叫氅衣,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流行。
此次还展出了两双旗鞋,称“高底鞋”,由于形似花盆,也有称为“盆底鞋”,还有的像马蹄,称“马蹄底鞋”。记者发现“高底鞋”都较大,但木跟高达10厘米。袁荣解释说:“满族妇女不缠足,他们自古有‘削履’的习俗,冰雪天穿草鞋防滑。其余时间则穿木底鞋,以便在疏松的土地上活动。鞋跟是用白细布裱蒙,鞋面用刺绣、穿珠制作。可能是他们穿冰刀鞋的缘故,所以穿这么高的鞋也习惯了。”慈禧太后穿的高底鞋比较特别,把鞋头做成一个凤头形,嘴衔珠穗,因此称为“凤头鞋”。
皇帝选妃看中就赐玉如意
皇帝选后妃时,皇帝手拿如意,看中了哪位女子,就将如意赐给她,看不中的就赐一朵花。可见如意在宫中如此重要,因而制作也十分讲究。展柜里一件“红木柄嵌玉如意”雕刻镶嵌技术都十分精细,中间的白玉上雕刻着蝙蝠,一头是寿桃,另一头是石榴,代表了多子、多福、多寿。另外,展出还有妃嫔们用的玉梳和玉簪,以及“镂空缠枝花卉纹白玉香熏”、“翡翠瓜式洗”(洗毛笔的容器)都难得一见。
清代宫廷的玉佩饰也十分流行。此次展出的一件“翡翠朝珠”精美程度世间难寻。这件玉质青翠,色泽温润。共有翠珠108颗,108是9的12倍数,9在中国为大,12为月份。朝珠大粒而纯净,其间隔有4颗粉红色碧玺佛头。在一碧玺下,还垂一葫芦状碧玺“佛头塔”,与金属“背鱼儿”相连。袁荣告诉记者,这件朝珠出土于苏州吴县灵岩山毕沅墓,“翡翠朝珠”是他夫人的佩饰,如今成为南博的镇院之宝之一。
后妃穿的“高跟鞋”
猜你喜欢
- 2015-03-15 43件明清瓷皆为御用珍品(图)
- 2015-03-13 清代鉴藏大家吴荣光
- 2015-03-13 清代十大帝王国宝御瓷专家鉴赏会在京开幕
- 2015-03-13 “清代人物肖像图册”成“民间国宝”
- 2015-03-13 清代炮样现拍场收藏投资两相宜
- 2015-03-13 清代雍正乾隆墨彩瓷鉴定浅谈
- 2015-03-13 越南出水清代瓷器:清风徐来掬碧涛
- 2015-03-12 5枚清代民国珍邮在美国高价拍出
- 2015-03-12 清代宫廷绘画家郎世宁两瓷板画力作将拍卖
- 2015-03-12 苏富比2011年春季拍卖两件清代瓷器未能成交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