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从名人收藏入手 上海崇源逆境中四月一日将首举春拍

兰亭书童 2009-03-30 艺术市场 评论
面对金融风暴、艺术品市场萎缩的状况,艺术拍卖行该如何应对?上海崇源老总季崇建说:“拍出特色、拍出信誉,是当前最好的策略。”

  从名人收藏入手


  上海素有收藏界半壁江山之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藏家的很多藏品,已是博物馆、美术馆的镇馆之宝。然而,许多文化名人、富商巨贾的后代仍保存着不少有着上海城市文化印迹的艺术品。崇源以“海上旧梦”为题,征集到137件老上海文人旧藏,4月1日将在宏安瑞士酒店举槌。


  拍品中有来自许世英先生的旧藏。历经晚清、民国等时期的许世英,是中国最后一批科举从政的旧文人。许世英一生收藏颇丰,后人至今保留着慈禧当年赏赐的翡翠钻石戒指及不少书画珍品。曾是旧上海“荣氏兄弟”企业合伙人、无锡蠡园旧主王禹卿,晚年醉心于中国书画,与张大千、唐云等书画家交往,其中《醉翁亭记图》是张大千1936年画的,场景宏大,气势雄阔,画面完整,是大千作品中少见的。上书《醉翁亭记》全文,蝇头小字,法度森然。战乱时,王禹卿举家迁往香港,临走时望着满屋收藏说:“别的东西都可以不带,但这幅画必须跟我走。”


  让藏家“听故事”


  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文物造假越来越严重。买家对拍品的考察,除了看实物外,对它的“出处”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听卖家讲述拍品背后的故事,成了增加拍品可信度的重要砝码。“海上旧梦”中有史量才后人提供的数件拍品。时任《时报》主笔、《申报》总经理的史量才,喜收藏书法作品,其中以弘一的“灵化”为最上品,这是弘一“入大慈山断食十七日”后的瞬间作品,被誉为法师书迹中的精湛。还有两把设色成扇,一把出自京剧大师梅兰芳之手。梅兰芳在上海结识了张大千、黄宾虹、吴昌硕、邓散木等,向他们学画。1922年,梅兰芳把此扇赠与史量才,以示友谊。另一把是30年后,张大千在港举办画展,停驻之际作此成扇。画中老松参天,老者含胸徐行;一叶孤舟停驻岸边,孩童惬卧其上。扇背面为吴纯白所题书法,引用留耕道人《四留铭》之前两句“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他俩将扇子赠给史量才之子,表达对这位已故挚友的怀思之情。


  据悉,崇源打算每年推出一至二场“海上旧梦”,力争使之成为彰显沪上文化风采的品牌。

Tags:逆境   上海   入手   名人   收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