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出租、出借、冠名、募款 卢浮宫公司:生财有道

兰亭书童 2009-11-24 收藏资讯 评论


卢浮宫


  法国卢浮宫开馆至今已有216年,它主要以19世纪中叶之前的丰富艺术典藏享誉全球。


  而本月,美国麦当劳快餐公司要在这座艺术殿堂旁开店了。没错,“炸薯条的气味很可能会飘过《蒙娜丽莎》的鼻子”。卢浮宫方面已证实这一说法,称同意麦当劳公司开设一家“品质优良”的连锁店与卢浮宫“形象相符”。 

    还有出人意料的事,卢浮宫将破天荒地收藏当代电影。而颠覆众人对卢浮宫印象的,不是别人,正是今年57岁的卢浮宫馆长亨利·罗列特。2001年上任以来,他就以眼花缭乱的手段,不断发掘着卢浮宫这块金字招牌的价值。 

    视角 

    当代电影明年进卢浮宫 

    从明年起,造访卢浮宫的参观者,除了可亲身体验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巨作外,还能观赏卢浮宫首部电影收藏——由中国台湾导演蔡明亮花3年拍摄、以卢浮宫为主题的电影《脸》。 

    罗列特说:“卢浮宫是一个感觉很遥远、很古老、难以亲近的机构,可以吸引年轻人来,对我而言就是一种成功!”罗列特特别希望借助当代艺术的魅力,扭转卢浮宫一向高不可攀的形象。 

    借《达·芬奇密码》吸金 

     2004年9月的巴黎,在卢浮宫的金字塔前漫步,会碰见一群群从国外专门来寻找这一金字塔的游客。因为畅销书《达·芬奇密码》的缘故,卢浮宫里又增加了一项到金字塔寻找圣杯的活动。 

    米歇尔先生是卢浮宫的管理员,已经在这儿工作了20年:“卢浮宫总能过几年就让人们有一个新的认识,总会有一些新的故事吸引人们到这里来寻找自己心中的卢浮宫,这可能就是古老文化的魅力吧。” 

    触摸卢浮宫 

    今年国际盲人日,卢浮宫带给北京它的《触·觉——从卢浮宫到世纪坛》展览。所有人都可以亲手触摸卢浮宫所藏公元前二世纪至十九世纪西方经典雕塑的复制品。用触摸感受雕塑作品的力与美,盲人也能感受艺术家的表现和匠心。 

    “即使是复制品也是在法国制作后运抵的。”法国卢浮宫代表爱丽丝·兰波特小姐说,所有的模型都是法国国立博物馆联合会模型工坊制作的。在每一件展品旁都放置了中文和盲文两种介绍。 

    手段 

    出租场地拍电影 

    事实上,卢浮宫张开双臂,拥抱电影这种最有感染力的艺术媒介,并非第一次。3年前,由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达·芬奇密码》拍摄时,罗列特便以一天约3万美元的价格,让制作团队进入卢浮宫拍摄,总共赚了253万美元。 

    延续该片上映风潮,去年卢浮宫因此创下850万参观人次的新纪录。其中,26岁以下年轻人占了四成,完全颠覆了博物馆的传统印象。如果以每张门票9欧元计算,去年光门票收入就逾1亿美元,跟一家中型企业不相上下。 

    罗列特被视为卢浮宫历来最积极革新、最具企业经营手腕、也最富争议性的馆长;他抛开保守管理方式,用企业化的方式经营卢浮宫,不断开拓新财源,让原本依赖政府补助的卢浮宫,宛如一家经营得十分出色的公司。美国《商业周刊》与《时代》杂志都不约而同地以“卢浮宫公司”为题,介绍他如何让卢浮宫改头换面。 

    海外授权赚10亿美元 

    罗列特的第二步,是让卢浮宫这个品牌的效益极大化。他选择主动走出海外,走向群众。他说:“卢浮宫是全世界的,应该与人家分享其收藏,而不只是为法国民众服务。” 

    打着卢浮宫的牌子,罗列特让法国国宝级艺术品走出国门,到日本、澳门等世界各地展览。与此同时,卢浮宫还首次和美国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签了3年合约,并通过该馆将展品送到其他美国城市长期展览。 

     2007年,卢浮宫宣布与阿联酋合作,在该国首都阿布扎比以卢浮宫为名兴建博物馆。此举让卢浮宫进账超过10亿美元,其中光使用卢浮宫这块金字招牌30年的冠名权,就赚了6亿美元,其余则为收藏品借展和提供管理经验的费用。 

    会员募款数百万 

    罗列特指出,由于美国游客占参观卢浮宫比例最大(每年在100万人次以上),为争取美国企业与会员的赞助,罗列特说服美国著名出版家族——福布斯集团,发起成立了“卢浮宫国际之友会”。 

    去年6月,卢浮宫搬出珍藏的达·芬奇22幅画作,在馆内举办“达·芬奇之友”的美式私人募款餐会。宾客们欣赏完画作,在有2000年历史的希腊罗马雕塑环绕之下用餐,最后再到玻璃金字塔下聆听乐队的表演。受邀的贵宾有欧洲皇室、美国社交名媛以及来自亚洲和墨西哥的企业巨头。餐会后他们每人至少捐了1万美元。就这样,卢浮宫在一个晚上便进账约269万美元。 

    不过,卢浮宫并非毫无原则和限制地抢钱,他们也有自己的底线。据说去年6月的餐会就只能在雕塑展厅举行,而不能进入画作展厅,他们担心进入展厅将损坏作品。据披露,卢浮宫还曾拒绝一场过于商业化的意大利私人展。 

    内部改革找财源 

    除了对外开拓财源,罗列特还对卢浮宫内部进行改革。他将募款部门只有3个人的职位扩增为19个;7个馆藏部门主管的终身职位,也改为3年一任。与此同时,他还和工会谈好条件,以避免不时上演的大罢工影响馆方收益。 

    在接受采访时,罗列特说:“30年前我进入博物馆工作时,大家只是早上去开门,晚上把门关起来,根本不用花心思去管参观人数、媒体等。但现在变了,卢浮宫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加上法国政府紧缩预算,因此卢浮宫只好自寻财源。” 

    成绩单 

    自给自足一半预算 

    过去,卢浮宫的大金主一直是法国文化部,门票收入也必须上缴,再统一由政府分配给各家博物馆。去年,法国政府仅资助卢浮宫一半预算,约1.8亿美元,其余经费卢浮宫已能自给自足,主要就是依赖门票和海外借展的收入,加上法、美等企业和慈善家的赞助。“大锅饭的荒谬时代已经过去了!”卢浮宫行政总监迪地耶·塞雷说。今年卢浮宫还邀请93岁高龄的贝聿铭再度出马,改造越来越难以应付庞大人潮使用的玻璃金字塔。 

    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始建于12世纪末,当时是用作防御目的,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1981年,法国政府对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 

    卢浮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



卢浮宫馆长与中国导演蔡明亮


 



 


北京世纪坛举办的卢浮宫展


 



 


Tags:卢浮宫   生财有道   募款   出借   冠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