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艺术图解:龙人龙年讲述龙雕的故事(图)

兰亭书童 2012-02-10 收藏资讯 评论

  小时候听我母亲讲,有一条长短和粗细如筷子般的小金蛇,常卧到我们家北房窗台上晒太阳。因年幼时缠足而被摧残成小脚的母亲,把这小金蛇奉为神灵,不仅不许儿女们对它有任何伤害,还摆上祭品,点燃供香,以保佑我父亲开办的刘记布铺财源广进,日益兴隆。我母亲从十八岁到四十二岁,共生了九个孩子,我排行第九,属“老疙瘩”。我出生于1953年1月28日,按照农历计算是龙年腊月十四,算是“龙尾巴”。自从我出生后,曾连续几年光顾我们家的那条小金蛇就再也不见了踪影。于是母亲说,我是那小金蛇托生的。民间把属蛇的也称为属小龙的,这也许就是斗大字不识一筐的母亲推断的依据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年是农历壬辰龙年,我的第五个本命年。龙人,龙年,说说龙,好像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收藏家马未都当年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时,曾做过我第一部小说集《拥抱爱情》的责编,在他的影响和撺掇下,二十几年来我陆陆续续收了些瓶瓶罐罐。由于眼力不佳,财力有限,收的大都是晚清或民国时期的大路货瓷器,捡过漏,也打过眼。而我收藏的第一件石雕便是与龙有关。那是两年以前,我和几个藏友到某文物商人家淘宝,刚一进门就看见在他家院子墙角摆着一块汉白玉浮雕,上面刻着一条五爪蟠龙,凭第一感觉,认定是个老物件,想到我属龙,便对此感起兴趣。文物商人说,这是他刚从江苏淮安收上来的,还说卖他龙雕的人没有透露一点儿出处。这也不足为怪,行儿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价格合理,一般不问出处,免得知道上一家的信息后,觉得买贵了,而来找后账。经过几番讨价还价,这件“汉白玉蟠龙戏珠壁”成为我的第一件石雕收藏。

  等我把这件厚有七厘米、长宽近六十厘米、重约一百五六十斤的汉白玉龙雕搬运回家,擦去尘土,仔细端详,心中越加欢喜。虽说鉴别瓷器、木器和石雕的方法完全不同,但毕竟有其触类旁通的地方。这龙雕品相好,包浆足,石质细润,雕工精致,还有两处铁锈红的土浸,而且保存完好,没有任何伤残,龙首的鬓、发、须齐全,眼睫毛呈倒垂竹叶状,龙爪第一趾和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线,壁面布满朵形祥云,还有一个火珠纹的宝珠,整个龙体腾身于祥云之中,显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特别是那神态,慈眉善目,喜气洋洋,没有丝毫凶神恶煞之感,想必真是一条人见人爱的“喜龙”了(见图)。龙雕的背面,是用錾子刻的一个十字将其分为四个方格,每个方格里的刻纹走向不同,这无疑是为了让石灰与墙面粘接起来更牢固。通过这些特征,我觉得这块汉白玉龙雕的年份是清中晚期的。

  时隔不久,北京作协开理事会,我将龙雕的照片拿给也是属龙的著名编剧邹静之替我掌眼。对明清木器颇有研究的静之兄认定应该是明晚期的,并用他编剧的才华对龙雕的出处分析道,这物件过去不是镶在王爷家垂花门两侧墙壁上的,就是嵌在皇族私家寺庙走廊里的。还说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件非常难得的老物件。

  老婆的娘家住在中南海西门对面的一条胡同里,去年恰逢拆迁,老婆分到一套住房。有了新房,必要装修。我把“汉白玉蟠龙戏珠壁”镶嵌在了进门一眼就可看到的影壁墙中央,影壁墙上沿和左右两侧用木线封边,中间上下两头贴了类似磨砖对缝的青砖,两侧木线内角上方再配以草龙纹木窗花。负责施工的工长说,您把龙供奉在这里,你们家的装修可真是独一无二啊!

  龙年到来之际,亲朋好友同窗同事互发短信,祝龙年吉祥,愿万事如意。我借此文将这句话送给所有属龙的人和将龙作为图腾的所有炎黄子孙。刘连书

相关报道:

·提臀又瘦腿 7个动作雕塑完美下半身(组图)

·比利时著名雕塑小尿童于连因低温"罢工"
·人体雕塑以假乱真
·不可置信的以假乱真的超写实人体雕塑(高清)
·北京798艺术区观雕塑作品《中国式跨越》吸引游客
·不可置信!以假乱真的超写实人体雕塑(组图)

Tags:龙年   图解   龙人   讲述   艺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