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或许是应了“三八妇女节”这个景,这些天,女性艺术家成为各地各大美术展的主题景观。浙江省美术馆,“五四”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女性艺术家潘玉良艺术展正如火如荼举行;北京今日美术馆,女性装置艺术家陈庆庆20年回顾展揭幕;朱屺瞻艺术馆,女画家潘曦用26幅唯美绢本为节日增添一份闲适;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推出的“沪浙女书法家书法篆刻交流展”,126件作品让人领略到了她们清秀灵动的书风……
眼下,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画家、书法家、艺评人、策展人、收藏家、画廊老板、美术馆掌门人,然而在中国画坛,女性那片艺术天空里,究竟有多少绚丽是我们不知道的?
古代女性绘画流传极少
中国绘画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岩画,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是已知最古老的卷轴画。据记载,在汉唐、两宋、明清等中国绘画史的高峰期,皆有女性画家的相关文字记载,但她们留传下来的作品极少,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也不过300余件。这些作品多为怡情养性之作,以工笔或小写景居多。较之男画家,女画家对绘画色彩、构图形式和生命状态的关注,更为细腻、敏感。
金朝的宫素然是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古代女画家。她以白描人物画见长,创作有《明妃出塞图》。这是一幅人物长卷,描绘的是王昭君出塞和亲途中的景象。画作简洁,没有树木山川等背景;但空间感和层次感极好,尤其是人物情态的刻画真实生动。画面中,朔风正厉,飞沙扑面,诸人缩颈弓身躲避风沙,连马也低首缓行;唯独视觉中心处的王昭君神态从容,她左手上举置于颔下,凝眸回首,不舍之情尽在不言中。它是现今留存下来的唯一一件宫素然的遗墨,它于清朝年间流入日本,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元代的管道昇是少有的留名中国古代绘画史的女画家之一。她的绘画以墨竹见长,兼工山水、佛像。其笔下之竹,劲挺有骨兼具秀丽之姿。据记载,她在湖州瞻仰佛寺时曾在一堵粉墙上画了《竹石图》一幅,高约丈余、宽一丈五六,画中巨石以飞白手法绘成,晴竹亭亭而立、栩栩如生,一时间引得四方游人蜂拥而至,将该寺的铁门槛踏得锃亮。其夫是书画名家赵孟頫,大儿子赵雍在书画上也成就非凡。据透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裱在一起的三人之作《赵氏一门三竹图》,为纸本质地,绘水墨竹三段。
“花鸟”是她们的最爱
明清两代,古代女性绘画进入空前发展期。由于女性画家细腻的情感和常年深居闺阁,因而花鸟成为她们最热衷表现的题材。这之中,明代的文俶颇具代表性。文俶是“吴门画派”创始人文徵明的玄孙女,在花鸟画创作上可谓孜孜不倦。她曾用4年时间悉心描摹内府收藏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草药插图,并对照她婚后所居寒山中的花草写生,绘有“寒山草木昆虫状”系列,共计上千幅图。在文俶的画作中,大量描绘了与母性、生子有关的萱草和罂粟。
同样善于从房前屋后的花草、虫蝶身上汲取创作灵感的还有清代女画家恽冰。作为“清六家”之一恽南田的后裔,她自幼潜心于花鸟画创作,整日观摩家中所藏恽南田的画作,并熟练掌握“没骨法”——种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所绘就的花鸟画造型生动传神、色彩精纯秀丽。北京故宫博物院曾展出过一幅恽冰的《藤花翠鸟图》扇面画,该图用“没骨法”画折枝紫藤,由右向左伸展,花疏叶茂、虬枝飘荡。紫膝上筑有一鸟窝,内有四只小鸟,张着小嘴,似喳喳鸣叫,一翠鸟嘴衔小虫,飞向窝来哺育幼鸟。画作笔墨不多,但生动有趣。因为“没骨法”,恽冰与擅长“勾染法”的马荃被合称为清代女性画坛“双绝”。
“闺秀艺术”走出闺阁
如果说古代女性绘画多为“闺秀艺术”的话,那么现代女画家则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艺术疆域。以陈佩秋为例,她醉心研究传统中国绘画的精炼线条,也欣赏马奈、雷诺阿及德加闪烁的颜色。于是,她取两者之精华运用于中国画创作上——率先在宣纸上试验层层叠加墨彩的画法,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加色,使画面不断丰富,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叠彩画法”。去年秋拍,她的设色纸本《春山飞泉图》拍出了1242万元的高价。
“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越来越被市场认可。”画廊老板文女士切身感受到这种变化。其父是从业经验丰富的艺术商人,她在几年前接管了画廊。“父亲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营画廊,那时95%的展品是男性艺术家的。现今,顶尖艺术家名单中(以拍卖价格为基准),男性虽然依旧占优势,但‘女性力量’不可忽视。”
文女士经常到国内的各大艺术院校拜访,发现课堂上基本上是男女各一半,甚至女孩比男孩还多。也是在拜访中,她发掘了一批年轻女艺术家。“我不是因为她们是女性就展出她们的作品。从这些年轻女艺术家身上,我看到了独立、不受束缚的一代,她们有不同的艺术触觉,并且通过自己的方式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最重要的,她们的作品质量高、艺术技巧好。”
难以坚持是最大障碍
艺术是长跑,需要不间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而女性从事艺术最大的障碍是难以持之以恒。画家蔡锦对此深有体会:“以前90%的时间都在艺术创作上,自从有了家庭和孩子,创作时间就只有1/5了,因为琐碎的事情太多,多数心思都在孩子身上。”
“我看到的女性艺术家‘自生自灭’的情况不少。”上海市女书法家联谊会会长张淳感叹说,一些颇具才华的年轻女艺术家一旦结婚生子,兴奋点就转移了;也有的是被繁琐的家务和压力消磨掉了艺术的灵感和冲动。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有些中青年女性艺术家选择了妥协,她们不再全职创作,有的当起了艺术老师,过上朝九晚五的生活,有的干脆在家相夫教子……据透露,上海书法家协会1500个会员中,女性书法家300余个,占1/5。
- 上一篇:海关移交15327件走私文物
- 下一篇:文化部与安徽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猜你喜欢
- 2015-03-18 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2015-03-17 看好收藏品升值潜力 天津市民爱上收藏
- 2015-03-17 收藏书画作品的“门道”
- 2015-03-17 国内收藏会所鱼龙混杂 多打高端招牌牟利
- 2015-03-17 全球顶级收藏家格局发生新变化
- 2015-03-17 武汉砚台9成以上是赝品
- 2015-03-17 广彩被误解为大红大俗 拍卖市场“非主流”
- 2015-03-17 古董相机是原始股 经典徕卡相机两年价翻倍
- 2015-03-17 假金瞄准收藏市场 选购黄金需谨慎
- 2015-03-17 《国邮史诗》首发 填补小型张全套收藏空白
- 搜索
-
- 02-18“2016当代书画作品微信拍卖会”拍品征集公告
- 03-17嘉德秋拍古画巨制迭出 2010年1
- 03-17英国最大拍卖行首次在京预展抢滩国内市场
- 03-17乾隆官窑瓷瓶值天价?拍卖槌敲碎委托人休克
- 03-16嘉德四季十周年回顾:四季映射文化历史面面观
- 03-16赵涌在线重推艺术找家3月当代艺术专场
- 03-15质疑者增多《砥柱铭》九大漏洞问倒拍卖行
- 03-15国家出台行业标准 今后艺术品拍卖要挤水分
- 03-15怎样才能做大做强中国艺术品市场 2
- 03-15中国艺术品质押贷款问题研究 服务为先
- 1805℃1935年赖茅酒拍出1070万
- 1399℃“2016当代书画作品微信拍卖会”拍品征集公告
- 349℃嘉德拍得名画是印刷品?买到假拍品维权难
- 252℃泉州古玩市场现状鱼龙混杂 未来前景看好
- 222℃缁堢?闆嗕綋缂鸿揣 鑼呭彴閰掗兘鍘诲摢鍎夸簡
- 220℃河南民权的“画虎村” 图
- 218℃砚台的选择
- 193℃浜氭床涔板?鎴愭磱閰掓媿甯備富鍔涘啗
- 167℃青岛东莱银行旧址5000万底价拍卖(图)
- 151℃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255亿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