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刘天宝的镇宅之宝
六角粉朱泥腰线白泥绘兰草盆
清中期六方盆景盆难得之处在于所用泥料的丰富。整体是老紫泥粉朱泥,中夹乌泥腰带。腰带上以白泥绘制花鸟山水,是兰草盆中极难得的佳品。
清晚期盆景盆,四面刻绘梅兰竹菊。所谓“暗花盆”是指在上釉之前,梅兰竹菊等图案已经刻绘好,再挂上一层低温釉,由两次烧结完成的盆景盆。风格风雅而低调,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人墨客的精神风貌。
中型盆景盆。1972年为促进中日交流特制盆景盆。两面花鸟,两面书法,极好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风貌。其特点在于它的“隐角”,每一个角都是“窝进去”的,这样四个接口变作了八个接口,加大了制作的难度。
“说起紫砂盆景盆,玩盆的一般都知道我。”说这话时,刘天宝脸上写满了自豪。的确,三十多年的收藏经历绝不算短,而这其中的辛苦与快乐,怕是只有个中人才能体会。但从刘天宝的讲述中,我们却读出了盆景盆这些年的变迁与历史,体悟出了一丝沧桑的味道。
刘天宝对盆景盆不仅热爱,还“玩的明白”,这可谓是得自家传。刘天宝的祖父刘子和曾在燕京大学教书,是辛亥革命成功之后第一任颐和园园长,喜好赏玩山石盆景,颇有研究。到了刘天宝父亲这一辈,“玩”变得没有那么容易了,“那会儿,家庭都不富裕,这些东西都走入不了市场,连养个花都是很难的。”于是,赏玩盆景变成了一件小众的雅好。刘天宝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幼小的自己跟随父亲看望李苦禅、李可染、黄永玉等画家,与他们共同品赏探讨的情景。“那时的人‘玩’得比较苦,山石盆景讲究‘一景、二盆、三支架’,盆、景、架三位一体,景物以表现北方风光为主。但不像现在,喜欢了可以花钱买到,那时找块石头,要到门头沟去选;找棵树,就要到八达岭以外的地方去挖。”
从刘天宝父亲留下的一个盆景花盆上,大致可以领略当时的风雅之士“玩儿”的风貌。这件花盆长九十厘米,宽五十厘米,高十五厘米,材质是瑄玉的。“什么叫瑄玉呢?汉白玉上走黑线的叫‘瑕’,走红线的叫‘瑄’,瑄玉是极为难得的。”玉盆薄如指尖,前后都有铭文,前面篆刻着一联诗“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中间是一段甲骨文,后面记录着这个盆的来历。“是宛平王送给侯相国的,据此可以推断这个盆起码是明代以前的。”
盆景盆是易碎的实用器,本来就传世稀少,上有铭文的更少,能记录历史事件的,可谓是千金难得了。“更重要的是,你能从中看出当时玩盆人的心境。头上‘闲静’,尾上‘主权’,静下来神游于雅好之中,方得心中的主权。”
相关报道:
·忘年知音收藏陈独秀四十封信 张爱玲 民国小报忠实读者
·红色题材收藏渐热 警惕赝品鱼目混珠
·私人档案称撒切尔夫人倾慕美前总统里根 曾收藏其涂鸦
·撒切尔与里根争吵似老夫妻 曾收藏其涂鸦作(图)
朱泥粉段泥隐角盆景盆
如今,刘天宝自己的收藏历程已长达三十余年了,说起早年不易的经历,他至今感叹唏嘘。那时紫砂盆是很小众的,为了收藏紫砂盆,刘天宝跑遍了全国各地,山西、河北、天津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他和弟弟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跑遍了北京城的大小胡同。“说实在话,真的特别不容易。那时作为一个普通工人,我每月的工资还不到300元。1992年,我掏出一万多元买盆,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不理解我。”这样的经历苦中有乐:“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天津得到了一只绘有兰草的盆子,时隔七年,在北京古玩城,我又见到了当年的卖主,他拿出了另一只,为我凑成了一对,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
什么叫一对?两只盆必须是同一个人、同时期做的,工艺相近却又有变化。令刘天宝最为得意的藏品,是他的一对紫砂大师秦友陶老先生在1979年为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大庆献礼制作的盆景盆。这对盆用四种泥料烧制而成,历时两年。盆里是老紫泥,外面是粉朱泥,边上是挂绿泥,边上鼓起来的回文是段泥。每个回文鼓起来只有一分钱钢镚那么厚,共260多字。中间的诗画是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毛国强刻画的。为什么耗时这么长时间呢?那是因为每种泥料的收缩比是不一样的,如果一起烧制就会把凸起的回文挤掉了。“这种回文的制作工艺是非常难的,将四五张胶片粘起来,垫在底下,用刀子刻出来,再用泥料一点一点往里填,拿起来不掉,里头也不染,难度可想而知。”
相关报道:
·忘年知音收藏陈独秀四十封信 张爱玲 民国小报忠实读者
·红色题材收藏渐热 警惕赝品鱼目混珠
·私人档案称撒切尔夫人倾慕美前总统里根 曾收藏其涂鸦
·撒切尔与里根争吵似老夫妻 曾收藏其涂鸦作(图)
段泥挂釉暗花盆
紫砂大师徐汉棠之子徐达明先生来到刘天宝家中见到这对紫砂盆后说:“这样的工艺品,以前不曾有,以后也不会有了。因为不会再有人倾尽一厂之力,耗费这么大的心血、这么长的时间制作一件作品,它是‘独生子’。”制作者秦友陶老先生的儿子也曾特地来到刘天宝家,因为老先生在有生之年还想看看这件自己的得意之作。“秦老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全部流失到国外,只有这一对紫砂盆留在国内,因此老先生对它特别惦念。”
说起这对紫砂盆还有两段趣闻令刘天宝记忆犹新。日本人对紫砂盆景盆推崇备至,1999年,一位日本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来到中国寻找紫砂盆,朋友将他引至刘天宝家中。西装革履的日本老先生根本不相信一个中国普通工人会藏有什么精品。但当他看到刘天宝家藏的四色对盆时却惊呆了,跪在地上,双手捧住花盆,口中连连称赞,并毕恭毕敬地请求同刘天宝合影。还有一位德国的友人,曾经在日本学习盆景四年,在台湾地区学习八年,可谓是阅盆无数。“他看了这对紫砂盆以后非常激动,但是语言不通,无法交流,随从的两个翻译都没办法表达清楚,他就‘扑通’一声给我跪下了。我当时傻了,后来才明白,他是要跟我‘拜师’。外国人以为中国最大的礼节是下跪,拜师就得下跪。”虽是笑谈,刘天宝脸上的骄傲却溢于言表。
刘天宝说可以把紫砂盆分为四种境界,实用器、工艺品、艺术品和为重大事件而制作的艺术品。为了重大事件制作的紫砂盆,不仅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同时,制作者在其中投入的心力也是一般的紫砂盆无法企及的,它是艺术品中的佼佼者。孙乐琪
相关报道:
·忘年知音收藏陈独秀四十封信 张爱玲 民国小报忠实读者
·红色题材收藏渐热 警惕赝品鱼目混珠
·私人档案称撒切尔夫人倾慕美前总统里根 曾收藏其涂鸦
·撒切尔与里根争吵似老夫妻 曾收藏其涂鸦作(图)
猜你喜欢
- 2015-03-18 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2015-03-17 看好收藏品升值潜力 天津市民爱上收藏
- 2015-03-17 收藏书画作品的“门道”
- 2015-03-17 国内收藏会所鱼龙混杂 多打高端招牌牟利
- 2015-03-17 全球顶级收藏家格局发生新变化
- 2015-03-17 武汉砚台9成以上是赝品
- 2015-03-17 广彩被误解为大红大俗 拍卖市场“非主流”
- 2015-03-17 古董相机是原始股 经典徕卡相机两年价翻倍
- 2015-03-17 假金瞄准收藏市场 选购黄金需谨慎
- 2015-03-17 《国邮史诗》首发 填补小型张全套收藏空白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