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八开册》现身翰海秋拍

兰亭书童 2014-02-04 艺术市场 评论

  翰海2011秋拍,将推出近现代绘画史的杰出作品,傅抱石创作顶峰时期的代表作《毛主席诗意八开册》,八开绘画作于1964-1965年间,是傅抱石生命最后的三个春秋,《毛主席诗意册》也是其艺术生涯最后的杰作。

  傅抱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创作,主要以革命圣地和毛泽东诗意为主题。在时代的感召和要求下,傅抱石以不间断的创作使传统笔墨呈现时代精神的高度写照,推动中国山水画的面貌在二十世纪中期焕然一新。在其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傅抱石以生命最后的实践与努力,促成《毛主席诗意册》最杰出的呈现,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体现重要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傅抱石先生(1904-1965)的绘画创作,经历扶桑求学,金刚坡探索几个历史阶段,入四十年代末,已臻成熟。五十年代画风渐有变化,笔致由苍茫而雄健,偏于灰暗的色调也趋于明快。1960年,傅抱石参加江苏国画写生团,历时三月,复赴东北和东欧的写生,抱石先生的襟怀愈加开阔,艺术随之丰富多彩。如果说重庆金刚坡时期,是傅抱石艺术草创初成阶段;六十年代,则是其艺术颠峰时期。

  傅抱石以毛泽东诗词为题作画,始于1950年。1956年,他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山水《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诗词》出版的1964年,傅抱石以其为题,佳构叠出,《毛泽东诗意册》即为最杰出之作。

  《毛主席诗意册》,作于1964-1965年间,画家正处于创作颠峰期。又是作者生命的最后三个春秋,尤为珍贵。册页反映着五、六十年代现实景象。

  傅抱石曾说过:“我第一次读到毛主席的名篇《沁园春·雪》心情无限激动。那气魄的雄浑,格调的豪迈,意境的高超,想象力的丰富,强烈地感染着我。”画家发自肺腑的激动,促成高妙诗境与神奇画境的完美呈现。《毛主席诗意册》无比精湛的绘画技巧,极其鲜明的绘画风格,大胆而富于变化的构图,瑰丽而沉毅的色彩,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使之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名篇。

  毛主席诗意册,计八页,五页钤印“甲辰所作”印者,作于1964年,三页钤“一九六五”印,即为该年所作。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64年作。图写北戴河海域秋景:倾盆大雨,滔天白浪,可谓淋漓洒落之至。与之相乎应的是,风雨中的秋木红叶,摇曳着、呼啸着……作者有力的挥洒点层,撼动着读者的心。远方,岛影渺渺、风帆片片,画中有诗地境况出曹操的遗篇与毛泽东的词章。

 

Tags:翰海   毛主席   诗意   现身   傅抱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