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寥寥数笔得来艰,我自画来君自看。删尽繁枝除缛节,管他午热夜又寒。”一首诗,一段内心独白,道尽了蔡瑜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艰辛,也道尽了他在当今各种艺术流派和潮流冲击下的理想与坚持。无论时光流逝,不管沧海桑田,蔡瑜始终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中国画,用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达他对当代社会的人文关怀。
蔡瑜,原名陈培玉,1926年生,广东澄海人,号韩川野老、石田耕夫、鳄渚散人等。1948年初赴省城求学,成为高剑父任校长的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插班生,期间得赵少昂先生面授,又为黄少强国难时期描写民生艰难之遗作展戚然感动,窃以生民为念。虽烽火流荡,命途多舛,而犹不弃纸笔,游心翰墨。
1980年离休后蔡瑜生活聊得安定,潜心创作三十多年,今年已近九十,仍不断否定自己,不停创新。蔡瑜作品钤“韩川野老”、“鳄渚散人”、“墨客”、“行会外人”章以明志,不随波逐流,故知名度与其艺术成就不成正比。出版作品集有《岭南美术家作品集—蔡瑜作品选》、《蔡瑜画集》、《蔡瑜画丛》,著有《槛外杂言》、自传体小说《雨—风雨余生还说雨》。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看蔡瑜先生的画,恰如一股“小清新”迎面吹来。蔡瑜画作题材不拘一格,寒梅、淡菊、紫藤、葡萄、海棠、墨荷,更兼山水、人物,或工笔或写意,触目处,无不潇洒,无不恣肆,旋风骤雨般水墨冲刷,挥斥八极,直扣心扉,使人宛如清狂梦中!
著名画家林墉年少时曾在潮州金山顶读书,经常凭窗观看蔡瑜先生室中作画。在蔡瑜画集序里,林墉评价称之“蔡瑜先生画,骨梗梗气连连,磊磊娜娜,绵绵息息,在秀挺的勾勒中,一种方正蕴涵其中,在精致的排比中,一股连贯回荡其内。蔡瑜先生画,生动有趣之中扎着精密的理致,花叶枝柯的俯仰反背交错重叠,无不有出处,无不有去处,节节合常理,枝枝有常态。 蔡瑜先生画,潇洒浪漫,十分感情色彩,一枝一叶,一花一蕊,随意而倚,随情而发,任情任性,无碍无滞,云走水流中万紫千红。蔡瑜先生画,无巨细,凡线、凡墨、凡笔、凡水、凡色、凡染,着着相宜,在在规矩。狂放恣肆处巧含精妙,细腻勾描中赋孕激励。”
一幅好的中国画,应该是画、题词和印章的完美组合,但目前往往有的画画得很好,却被题词破坏了,使整幅作品的艺术品位下降。看蔡瑜的作品,书、画、诗文总是和谐集合、相得益彰。蔡瑜说“知作画之难、落款更难,惊觉中国画融诗、文、书、画、哲学于一体,文化覆载之深广,何止是画图。不能不因根基浅薄而愧恨,不得不着力于画外功夫”,因此他的题词重在表现情味,重在画外之音。
正如蔡瑜自己不断强调的“没有灵魂的画不能成为艺术品”,画外之音,既是作者的感情流露,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精神交流的桥梁。不过,蔡瑜并不强求每一个人都能读懂他的作品,因为他画画不为出名,也不为钱财,全部都是自发的寄情创作,只为消遣,只为兴趣。
蔡瑜的每一副画,都有他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寄托。也许正是创作上无欲无求的洒脱,让他更加敢于突破,风格多变,画风潇洒浪漫,自在玄妙。更为奇妙的是,即使是同一题材,蔡瑜先生也能画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似与不似之间,让人更想一弹究竟。
很难用简单的词汇来形容蔡瑜先生的风格,正如蔡瑜先生最喜欢的竹子。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前赴后继,以竹明志。“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毁节”,高风峻节,已成绘竹定律,仿佛不可逾越半步。但是,蔡瑜笔下的竹子却是千姿百态,或浅吟低回,或高歌猛进;或欣欣起舞,或冷眼睥睨……看蔡瑜的竹子,绝无雷同,每看一幅都感新鲜,且风格自立。
“写竹不可胸有成竹”。蔡瑜讨厌墨守成规,他颠覆了历来画竹须“胸有成竹”的理论,提出“刷竹”一说,“困惑之极,无聊之至,信笔涂鸦,上下左右,顺逆往来,纵横捭阖,无执无欲,无犯无碍,水墨淋漓,挥洒八荒。”竹子,不再是明志的物间,而是蔡瑜情感宣泄的出口。也许,正如蔡瑜《刷竹赘语》所言,“无挂无碍,顺逆往来,遂心所欲,刷刷之间,似吐胸中郁塞,顿觉耳目清明,天高地迥……”
一样的竹,在蔡瑜先生的笔下,幻化出千姿万态,寄托七情六欲,加上精辟的落款,嘻笑怒骂,皆成篇章。这就是蔡瑜先生的风格,也是法由象生,象因心异。蔡瑜先生说,画只是一个载体,越是爱恨分明的作者,画作越有内涵,这正是作者自身性格、个性和修养的综合结果,所谓风格不过是一个自觉不自觉的形成过程。
“画无定法,博取众长,厚积薄发。画无定规,内容决定形式,形随思变。” 于是,蔡瑜先生一生作画不拘一法,不专一类,不断否定自己又不断推陈出新,在否定中进步,以笔墨水血,刷出世间万千之态。
- 上一篇:罗中立《春蚕》拍出4370万
- 下一篇:网购珠宝需谨慎:配套细则待完善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2-18“2016当代书画作品微信拍卖会”拍品征集公告
- 03-17嘉德秋拍古画巨制迭出 2010年1
- 03-17英国最大拍卖行首次在京预展抢滩国内市场
- 03-17乾隆官窑瓷瓶值天价?拍卖槌敲碎委托人休克
- 03-16嘉德四季十周年回顾:四季映射文化历史面面观
- 03-16赵涌在线重推艺术找家3月当代艺术专场
- 03-15质疑者增多《砥柱铭》九大漏洞问倒拍卖行
- 03-15国家出台行业标准 今后艺术品拍卖要挤水分
- 03-15怎样才能做大做强中国艺术品市场 2
- 03-15中国艺术品质押贷款问题研究 服务为先
- 1805℃1935年赖茅酒拍出1070万
- 1399℃“2016当代书画作品微信拍卖会”拍品征集公告
- 349℃嘉德拍得名画是印刷品?买到假拍品维权难
- 252℃泉州古玩市场现状鱼龙混杂 未来前景看好
- 222℃缁堢?闆嗕綋缂鸿揣 鑼呭彴閰掗兘鍘诲摢鍎夸簡
- 220℃河南民权的“画虎村” 图
- 218℃砚台的选择
- 193℃浜氭床涔板?鎴愭磱閰掓媿甯備富鍔涘啗
- 167℃青岛东莱银行旧址5000万底价拍卖(图)
- 151℃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255亿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