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贾德江为画集《刘继彪画狗》作序

兰亭书童 2014-07-08 艺术市场 评论

 

 艺术语言和形式技巧的深入探讨与有效更新,是当代工笔画的显著特点。艺术语言和形式技巧本来是密不可分的,前者就作者与观众的沟通方式而言,后者就作品的表里关系而言。不过,既属艺术语言,当然既离不开历史渊源又与时推移,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至于形式技巧则受着艺术语言系统的制约,又与具体作品的内容和不同画家的个性联在一起。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青年画家刘继彪,成长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变化、视觉传媒的高速发展和国外现代艺术的大量传入,造成了他的审美观念更加致广大而尽精微,视觉观念也发生了不满足于“简于形”而“全于神”的种种新老程式的束缚,在吸收了素描、色彩的造型观念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工笔画周密精到的长处而力求表现物象的比例、结构、质感都更加准确而深入,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式的以行写神的造型能力。
 

  与此同时,刘继彪还把造型能力精密化与空间处理的生动性结合起来,密切了主体与环境在视觉上浑然一体的有机联系,增强了他的写实体格的表现力,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的语言特征。
 

  自古有“画人难画手,画兽难画狗”之说,刘继彪却偏偏选择了这一最难表达的题材作为自己的艺术突破点。他笔下的狗,造型准确、真实、细腻、生动、传神,且富有情感的灵性。为了突显狗的毛皮质感,画家有意挣脱线描在造型上的框廓作用,恢复了五代黄荃一派“妙在敷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的体制,使平面造型中的线条融入块面中,仍有没骨的效用。画家在减弱线的视觉刺激力的同时,却高度重视色彩的造型与表现功能,即在把握整体色调、讲求色彩冷暖关系中造成了光色辉映、光雾迷离的动人效果。刘继彪的动物画是以现代观念、现代手法、现代人的审美趋向,表现一种非常传统、非常纯粹的民族的东西,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他人,而是以自己的语言变自然之美为艺术之美,走出了艰难而可喜的一步。

 

Tags:画集   作序   贾德江   刘继彪画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