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林风眠绘画的价值:诗意的孤独(图)

兰亭书童 2015-03-11 艺术市场 评论

 

林风眠作品《渔民》

      林风眠(1900~1991年)的艺术生涯,演绎了东方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发展,不仅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行的参考,特别是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进程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且给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提供了现实的例证,丰富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多元化格局。

  林风眠绘画作品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主题性绘画的创作试验上和对中西艺术文化的融合上。在主题性绘画中,“主题性”代表了一般美术创作所表现的基本主题内容,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画家会给予其特别提示的意义。主题性创作曾经是支撑中国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林风眠是中国主题性创作试验绘画的首创者。他的绘画描绘了其辛酸曲折的人生历程,从“沉郁的浪漫”到“呼唤人道”再到“诗意的孤独”后至“吟咏与呐喊”,每一个绘画阶段都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可以说描绘的是一部近现代中国史诗。早在1924年,林风眠创作的《生之欲》堪称我国现代绘画史上最早的主题性创作,该作品试图描绘生存的欲望和生命的价值,思想内容丰富,颇具哲理性。此后,他又接连创作了《民间》《人道》(组画)、《痛苦》和《悲哀》等绘画作品,表现劳苦大众的疾苦,试图以此来唤起人民的觉醒。尽管前述一些作品已不存世,但却留下了深刻的历史与政治的印记。林风眠的主题性绘画创作个案,有助于我们理清新世纪主题性创作模式与20世纪主题性创作的关系以及主题性创作与现实主义的关系问题。另外,中国画的主题性创作如何结合传统的笔墨和审美情趣等问题,都可以在这一个案中得到启发。

  

Tags:诗意   绘画   孤独   价值   林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