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式收藏

兰亭书童 2015-03-11 艺术市场 评论

  编者案:本文原作者Souren Melikian是美籍艺术市场评论人,初看本文觉得作者的观点多少有点偏激。但仔细读来,却也比较真实的反应了很大一部分西方人眼中,中国新买家的“收藏”行为。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作者或许略有夸张,所反映的确是客观存在。2011年大陆春拍已进尾声,这个市场可谓是炙手可热。我们需要冷静思考下的时候,此文还是多有可借鉴之处的。

  本文的大环境是基于美国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所以文中提到的很多问题,现象并不具有全球性。特殊之处,编者会有注解。另外,就艺术品的艺术而言,个人审美多有差异,中西方审美也多有不同,此文仅反映了作者或者是美国普遍的审美。读者读时,可择而取之。

正文:

  中国艺术品市场飞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引发了诸多问题。比较有意思的是:中国政府会出台新的政策去鼓励艺术品回流么? (这是海外市场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从今年3月纽约佳士得和苏富比亚洲艺术周的拍卖可以看出,中国艺术品不论是古代青铜器还是民国瓷器,价位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没有数以万计的“顽固的”“不肯放手”的中国藏家的推动,这样的涨幅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样的印象也给人感觉一丝危险。

  专家们一致觉得今年3月22日,纽约苏富比推出了戴润斋先生专场,以此意味着这个市场进入了下一个新的阶段(这里作者应该是针对美国的亚洲艺术品市场)。

  戴润斋先生来自上海,是为极具天赋的艺术商人,也是中国艺术贸易史上一个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经卖过很多艺术品给布伦.戴奇 (Avery Brundage)先生和赛可乐博士(Arthur Sackler),这批藏品也因此奠定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和华盛顿赛可乐美术馆的基础。

  

Tags:西方人   眼中   收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