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南宋王藻孤品《归牧图》现身崇源拍场

兰亭书童 2015-03-12 艺术市场 评论

      在今年的春拍中,黄庭坚的《砥柱铭》以4.368亿元高价,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新纪录。

      现今日本共有1000多座博物馆、美术馆,几乎都收藏有中国的文物,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有邻馆博物馆的珍藏。

      除了黄庭坚的《砥柱铭》之外,2002年中贸圣佳以2999万元成交的《研山铭》,以及同年被首都博物馆收购的宋仿唐阎立本《孔子弟子像》手卷,加上2009年以6171万元成交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都是来自于有邻馆博物馆的珍藏。2009年,北京保利还在春拍中推出了“八帝翰墨——有邻馆旧藏清朝历代帝王书法”专场,实现100%成交,拍得2489.76万元后,使得帝王书法在艺术品市场中再掀波澜。

      日前,在上海崇源与北京银行携手进行的上海崇源春拍精品鉴赏会上,上海崇源拍卖总裁季崇建向记者透露,即将在7月31日上海希尔顿酒店举行的上海崇源2010年春季拍卖会上,会有一件与《砥柱铭》同样来自于日本有邻馆博物馆的王藻南宋年间所作《归牧图》现身拍场。

    王藻 归牧图 立轴 设色绢本

    南宋年间作139.5×98cm

      两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再加上皇帝身体力行的提倡;绘画得以空前繁荣,无论是题材广度的开拓,还是表现技巧的成熟,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名山大川,草木虫鱼得以尽情挥写,民间风俗,乡间野趣也得到充分表现,无论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巨制到这幅王藻《归牧图》无不使人感受到一般浓厚的生活气息。

      《归牧图》刻画了冬季节的放牧场景,天气阴霾,木叶尽脱,树干、树枝、坡石都留有厚厚的积雪。单衣跣足的牧童手持树枝正驱赶着老牛奋蹄归家。从取材到画面结构看,似无甚惊人之处,仔细回味却有诸多“妙趣”所在。“归牧”在山野乡村中本是颇为平常的事,而作者选取这一题材,并把它置于冬日将暮的环境中是有深意的。首先,单衣跣足的牧童和这寒冷的冬日就是一个巨大的反差。它使整个画幅弥漫着阵阵寒意。使我们感受到牧童的“归”恐怕也是寒冷所致,要不,在日丽风暖的季节里,也许他还在溪涧里泼水嬉戏,或坐在牛背上悠闲横笛呢!图画中,作者用刚硬的墨线勾写树石的轮廓,再以干枯的笔墨随意皴刷,坡岸和石头用大斧皲,粗硬简练,单纯概括,表现出雄强的气势。画牛又十分细致,以干细的短线描出牛毛,手法细腻写实,人物的画法尤其生动,衣褶方硬古拙,手足头面虽寥寥数笔却工整细谨,很好的表现了特定环境下人物的活动情态,体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到的表现技巧。

      据上海崇源拍卖总裁季崇建介绍,虽然宋代画家王藻在画史被记载很少,《国绘宝鉴》也仅有“工画牛马”寥寥四个字的评说,其它尚难找到可资参考的数据,但相较宋代大量失载画家来说,王藻算是幸运的。画史上毕竟有“工画牛马”四个字的记载,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如果不是有蔡京的题跋作保,恐怕也只能是算作佚名画家的作品。这幅署款“王藻”的《归牧图》刻画细致生动,人、牛形神毕具,表现了南宋时期人物走兽画的高度水平。

 

 

  

Tags:砥柱   南宋   黄庭坚   万元   博物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