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艾轩 圣山 保利秋拍 成交价:2072万元
纪录不断刷新,好戏才刚开始。
本周起,艺术品秋季拍卖进入白热化阶段:从日前结束的香港佳士得秋拍,到前日刚开槌的北京保利秋拍,再到随后两周在北京、上海接踵而至的各大公司秋拍,这一轮秋拍将一直延续到12月中旬。此轮秋拍之格外引人关注,不但参与的拍卖公司多、遍及中国艺术品拍卖的重镇北京、香港与上海,而且其中的拍卖专场多,中国书画、瓷器杂件与油画雕塑三大板块都有顶级拍品,可能冲击新的艺术品拍卖纪录。
这一轮秋拍日程,以昨日圆满落槌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为标志,显示香港的秋季拍卖已告一段落。而自前日(12月1日)起举槌的北京保利秋拍,则可谓内地拍场新一轮秋拍热潮的开始:其中北京与上海的秋拍互有交叉,先后举槌的拍卖公司分别为12月4日的北京匡时,12月9日的上海泓盛,12月10日的北京瀚海,还有同日举槌的上海道明,12月11日举槌的杭州西泠等。(邱家和 陈羽)
香港佳士得
刷新多项纪录
按总成交额排序,香港佳士得秋拍首推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总金额达11.3亿港元,刷新了这个类别单季成交额的纪录。其中,“晔兮如华——葛沃得珍藏御制瓷器”专拍成交率高达100%,成交额高达1.2亿港元。“舒思深伉俪珍藏宫廷御制艺术精品”专场则创下了2.41亿港元的成交额,拔得头筹的是一件清乾隆青花胭脂红料双凤戏珠纹龙耳扁壶,以1.24亿港元刷新该类拍品成交纪录。来自阿尔弗雷德·莫里森的“放山居珍藏”专场推出3件精品,其中两件闻名于世的粉彩瓷器均创下新的拍卖纪录,而备受瞩目的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则以1.295亿港元创下掐丝珐琅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拍中,清雍正青花花鸟图八方扁壶以7910万港元高价成交。
中国书画的拍卖则以6.69亿港元强势收槌,其中“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成交额逾1亿港元,“中国近现代画”专场成交额则高达5.68亿港元,一张傅抱石的《琵琶行》以7008万港元高居成交排行榜榜首,刷新了艺术家作品的全球拍卖纪录。此外,张大千的《碧峰古寺》以6112万港元的高价落槌,逾估价15倍。至于其“亚洲当代艺术及中国二十世纪艺术”部分,夜间拍卖成功拍出2.813亿港元,其中有6件拍品的成交价高于1000万港元;而日间拍卖的总成交额则高达2.31亿港元,三场拍卖的总成交额高达5.124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
此外其“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专场拍得6.126亿港元,一枚14.23克拉方形浓彩粉红色VVS2钻石戒指完美粉红(The Perfect Pink)最终以近1.8亿港元的高价落槌,成为亚洲区迄今为止成交价最高的珠宝拍品。而为期两天的“极品稀世佳酿”则成功拍出逾8000万港元的总成交额。而“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则以5674万港元强势收槌,较去年秋拍成绩增长了70%。
北京保利
有望冲击新纪录
拍卖专场多达33个,拍卖日期连续6天的北京保利秋拍,三大板块的拍品都有庞大的规模与很高的品质,其中不乏冲击拍卖纪录的高端拍品。12月1日的“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68件作品就以3.7亿元的不俗战绩再创中国现当代艺术单场拍卖纪录,其中,刘小东早期名作《违章》以3640万元成交,曾梵志早期的代表作《协和医院》以3416万元成交,刘野《齐白石知道蒙德里安》以2912万元成交,方力钧《2007.08.01》以1344万元成交。此外,冷军的《肖像之像——小罗》,成交价达到3136万元,艾轩的《圣山》也以2072万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的单品成交纪录。
此次保利秋拍今明两天的夜场尤其值得关注:其中古代书画部分包括北宋易元吉《山猿野麞图》领衔的以文人画为主的“中国历代名家重要书画夜场”;而“清代宫廷典藏中国古代书画夜场”则汇聚50余幅清代宫廷藏品,其中更有12件曾入选《石渠宝笈》,其中包括出自南宋宫廷画家之手的《汉宫秋赋图》以及明代周之冕《百花图》卷等巨作;尤伦斯专题则以可称仇英鉴定标本的仇英《春江图》领衔。而古董珍玩部分,近十个专场中宫廷专场最引人注目,其中包括“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旧藏的清乾隆紫檀雕云龙纹罗汉床,还有一件清紫檀雕云龙纹宝座,是迄今拍卖场上最大的宝座之一。还有“明清官窑御瓷专题”,拍品都是博物馆级的重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