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葡萄酒投资之盲区 2010年09月

兰亭书童 2015-03-13 收藏资讯 评论

      如今中国的“半上流社会”,葡萄酒是一些附庸风雅人士的“社交润滑剂”,也成了部分新富阶层攫取暴利的投机品。浮躁与萌动之下,中国的葡萄酒市场还处在一个原始混沌的阶段,专家告诫投资者,如非爱酒,慎谈投资。

    被爆炒的拉斐

      记者手上一家国际酒商的最新报价单(更新于9月6日)显示,一箱2009年拉斐(Rothschild Lafite)的价格已经高达12010英镑,明显高出了2005年(前一个好年份)10765英镑的报价。事实上,2009年的葡萄酒都尚未装瓶,其价格之高可见近年来市场对葡萄酒这一另类资产的追捧已经开始发烧了。

      一般而言,投资级的葡萄酒基本限于法国顶级名庄酒,占世界葡萄酒市场的1%左右,而其中长期有大量投资者参与的品种就是拉斐和柏翠(Petrus),仅占整个市场的0.5%。正是葡萄酒投资市场的小规模,造成了它与整个宏观经济大环境的低相关性,从而在不确定性加剧的市场中成为投资者资产多元化配置的宠儿。

      而对于一些中国投机者,市场规模小的另类资产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囤货居奇、坐庄抬价”。

      “拉斐价格的飙涨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市场带动的。如果没有大量的中国人去买,普通的法国酒商可能根本度不过金融危机。”在资深品酒人海牙看来,大量投资葡萄酒的中国人并不懂酒,“拉斐差的年份简直没法喝,比如1991年的,但中国人闭着眼睛去买,被法国人看笑话。”

      从葡萄酒本身而言,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美国评酒人罗勃特·帕克(Robert Parker)口味的影响,以细腻的波尔多葡萄酒为代表的旧世界与以酒体丰厚见长的新世界之间的平衡已经出现了变化。著名评酒人吴书仙在博客中指出:“越来越多的(波尔多)酒已经越长越壮了,而且价格也越来越贵,也使得越来越多了解酒的酒商和消费者望而却步。”

      她还写道:“波尔多的酒在世界上最成熟的市场——英国的销量在下降。然而在最不成熟的市场之一——中国却越来越多。”

      葡萄酒的品种丰富,彼此之间存在替代性,价格弹性也比较大,但拉斐之所以能被“成功炒作”是因为其存在刚性需求。Cult Wine Limited首席执行官Oliver Charles Gearing在最近的评论中指出,对于全球很多顶级宴会、餐厅和酒窖而言,拉斐和柏翠是必需采购的,“每年一万箱的产量在20年的时间里很快就从市场上消失了,其中大部分被葡萄酒藏家收入了私人酒窖。”

      海牙指出,目前拉斐的价格和其本身的价值已经出现了偏离,但这个泡泡能吹多大,尚难定论。但即便仍有上升空间,他也不建议普通投资者参与炒作,因为每个酒商每年能从酒庄拿到的配额是有限的,卖给个人的数量则更是有限。“首先,个人很难从正规渠道买到拉斐,即便能买到一箱,除去委托酒商储藏的费用和出售的交易费用,绝对利润也并不高。”

      奥正财富管理执行董事应彬也提醒葡萄酒投资者不应抱有暴富心态,“一般来说每年有两位数的回报已经不错了。投资葡萄酒的好处并不在其高额的回报,而是在于其相对于其他投资品种的风险的平滑。”

 

  

Tags:葡萄酒   酒商   波尔多   市场   投资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