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学堂 > 书画院校 / 正文

河清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讲座

兰亭书童 2007-05-28 书画院校 评论
      5月17日晚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邹跃进教授主持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河清——“河清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主题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讲座上河清先生强调: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差异,这十多年来我所有的书基本上围绕着这个轴线来一一贯彻。讲座中不断有教授及学生提问,并共同探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等问题。
  
  河请讲座:我今天晚上讲的一个课题和进步论有一个关系,叫做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这实际上是德语的一个词。我觉得怎么样处理这一对关系?怎么样去比较正确地去把握或者理解这一对关系?我认为对中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应该说今天我们在强调这个东西的时候是比较弱的,强调这个东西是比较强的。我再讲德语此词当时是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这个实际上是德国18世纪以来,在面对拿破仑的军队横扫欧洲的时候德国人慢慢产生了一种民族精神思想,因为德国是最后在欧洲国家里面后比较形成国家,它的统一在一八六几年的时候。之前都是分散的、以前是一盘散沙,拿破仑以一个民族的军队去打德国的时候如入无人之境。所以很快就给把德国人打得稀里哗啦,正是德国人在军事上被打败的时候,使德国人在思考我们德意志人,我们德国人的文化,我们德国人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很有意思,正当中国人被打败的时候,我们产生的这种民族文化的这种自卑感,说中国整体文化落后了。德国人正相反,被拿破仑打败了以后反而升起了一种…对自己当然是反映自己文化到底什么?研究自己文化的时候,反而有一种文化的自豪感,认为我们德国的文化、民族精神要比法国、英国的优越,而你们是商业的、物质的,我们是文化的。德国人在不断形成民族精神的时候,德国人第一次产生了一个文化的概念,德国的文化是“culture”,文化的概念在德国人的概念当中是崇高、非常神圣的,是非常德意志的。他认为你们法国、英国的你们那种叫“文明”,强调科学技术,强调物质的征服的力量,你们叫文明。我们德国人是文化,我们德国人是用德国的土地,与德国的那种精神的东西血脉相连。所以德国人在这样被拿破仑打败的时候产生了民族精神的自我意识,同时产生了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严格地说文化的民族主义这个词其实就是在当时德国产生的,后来我在读书的时候,我发现了这个文化,这对词其实是德国人最早发明的。

  我在90年写书的时候,只是我不能强调种族意义的民族主义,我强调的民族主义当时用的时候用了这样一个例子,当时其实这个词全世界早就有了,这个其实就是赫尔德。赫尔德所倡导的文化狂飙促进运动,他们在研究德国的语言、童话、神话,这种民族精神在德国是延续的,包括费希特《告德国人民书》,包括德国的音乐家,后来希特勒在柏林被苏联炮火…瓦格纳也是。它都属于这一种,所以在民族精神强调文化的独特性,他们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所以说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还针对你们法国强调朴实主义,我们强调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它认为是有益的偏见(有用),在你们朴实主义观念来看你们是偏见,但是对于我们生活在这个文化民族里面的时候,这个文化对于我们是一种母体,我们是有益的。假如丢了这个东西不称其为民族和文化,我想强调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当时怎么产生的?背景的我想简单地交代一下;另外一个就是时代精神,这个出现其实时代精神严格地说是法国人跟文明相连要进步、要现代,时代其实就是进步论。整个人类都在往前,都在走向现代,都是从原始、蒙昧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时代精神就是人类整体的往前进步,它的一个基点就是人类的一种整体,假如说有一种价值观是好的,对全世界都是有效的,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这种时代精神同时内涵了一种文明,假如说民族精神强调民族的时候,进步论、时代精神代表的是世界主义。

  这是时代精神所内涵的比较重要的一个东西,时代精神还有一个东西既然历史是进步的,历史是有目的的,是趋于越来越完美的状态,历史的初期是落后、不行的。所以这种时代精神有一种鲜艳的否定过去、否定传统,有这么一种倾向。时代性否定过去、是面向未来,未来肯定是比今天好,今天肯定是比过去好,有这样一种精神,内涵了这样一种精神概念。

  所以我想这种时代精神都有一种跟过去决裂,不断进步、走向未来的。

  这里我简单地概述一下,这种单线的、越来越进步、无限往前进步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的愚蠢,是不可能的。当一个东西在一个方向上越来越往前走的时候,一定会有问题的,所以中国人物极必反,这是我们中国人。任何东西不可能永远朝一个方向往前走,到一定的时候它要走向反面。甚至于老子说:“反者倒之动也”。反者是事物的演变的一个根本的规制就是反动。原来担心进步,其实反动才能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物极必反这个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而不是简单的进步论,而不是单线往前进步,这个思维方式是有问题的,到一定时候会走向反面。

  所以这个时代精神是有问题的,思维方式是有问题的。它的一种内涵的否定过去、否定传统也是有问题的。那么时代精神有一种世界主义,曲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曲调跟民族相关具体文化的特性。所以它也是对这种民族精神的一种非常对抗或者是否定的,这两者是非常矛盾的。

  这种是空间和时间形成矛盾,另外时代精神世界主义跟民族世界主义和民族也形成了对抗。假如说我们民族或者是国族的话,国际化的世界主义承认国际,又形成了一个矛盾,英特纳雄耐尔。这个就是我们都很知道我们唱国际歌,英特纳雄耐尔。我们高歌但是那什耐尔都没人唱,其实这个就是在德语里面是这样的,那什就是纳粹?所以我们今天不敢说那什是一个民族主义,不敢说民族精神,就是因为有这个东西忌讳。谁敢谈民族主义、民族兴趣,而谈这个东西没问题谈国际歌谈英特纳雄耐尔没问题,而且这种东西在时代精神的相互依赖现在变成今天的一个主旋律,我们的艺术批评的国际当代艺术就是依国际和时代的名义。

   在我书的第一页说美国人倾向于把自己定位在时间的位置,这个世纪而不是定位于一种大地上的某一个地方,这个一个国家。所以美国的策略都是以时代的名义,而不是以美国的名义,这个国家的艺术是以这个世纪现代艺术或者当代艺术的名义,来向世界进行它的文化的一种霸权来实现它的文化霸权。

  另外我还举一个丹纳,强调任何文化艺术强调都有单要素:种族、环境、时代。前面两个我们可以看到地域也就是民族精神,而这个时代对艺术的影响,但是我们今天太多的是强调时代对艺术的一种决定作用,时代变了艺术就要变,而忽略了种族和环境对艺术也是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要影响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不仅是时代对它的影响,种族和环境也会对它进行影响。这是一种文化和艺术一旦形成,在某个种族、环境,在某个民族有很强的延续性,文化的价值观念、艺术价值观念将长期存在,而不是说随着时间过了50年、100年说可能就改变了,整个艺术时代就把这个艺术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我认为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今天就是偏重于时代对艺术的影响,强调时代的决定意义,我认为是有偏差的。所以我想对于怎么样理解这个关系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不要过于偏重于时代精神,而要适当地强调一下民族精神。

  今天上午我还跟一个收藏家在说,他表示乐观,再过十年、八年中国人对艺术的价值观念还会得到重新的肯定,不仅仅是看着西方国际市场成功了,这个东西左右我们艺术价值的判断,他认为这个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现在国家炒作的资金很少,几百万美元就在炒作。他认为到一定的时候我们民族的一种对艺术的价值观,一种价值判断还会重新得到肯定。

  另外一点就是这种民族精神其实在今天的法国也在进行辩论,最近法国的总统萨科齐在国内掀起了一个对民族个性的辩论。我跟一个法国人讨论过,那个法国人说这简直有点法西斯的,强调这点都不可能,强调一点文化个性,我说我来强调这个东西在中国都感到困难,你在法国居然讨论这个东西是引起很大争论的,很多人不投萨科齐的票,因为因为他强调有点右派的言论,甚至极右派的言论,强调法国个性,强调法国价值观,你外国人来法国来必须认同法国人的个性。所以这个东西其实很现实,不是靠世界主义:我们人权、自由、平等,人生来自由平等,真正到法国之后就……福利什么都一般的法国人不干,你们外国移民来就怎么样了。

  所以现实上迫使法国人在讨论这个问题,对世界主义一种……我们到了现代,世界人权在进行现实的一种讨论,但是今天我们中国很少讨论这个东西。

  文化个性也就是所谓的民族精神,中国人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在讨论这个东西,中国人为什么之所以为中国人,中国的艺术之所以为中国艺术到底怎么样?没有人去很好研究,我们只是到当代了,我们艺术也要当代,我们要搞当代艺术,什么样的当代艺术呢?就是我们在国际上所看到的威尼斯双年展、卡特文献展,所以我们中国也要搞,我们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也要搞当代艺术。

Tags:讲座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举办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