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学堂 > 书画院校 / 正文

吴冠中:别让孩子太早学美术

兰亭书童 2007-09-04 书画院校 评论
      8月31日下午,被美术界誉为“一杆标程中西融合艺术风向的新航标”的《吴冠中全集》在北京正式亮相。该书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共9卷,收入吴冠中先生各个时期的作品约2000多件,总文字约150万,是他对自己艺术生涯的一个总结。

  88岁的吴冠中先生前天参加了新书的揭礼仪式。“我记得有一次我站在水田里写生,突然有只水牛从我身旁走过,我突然感到,我跟它其实一样。水牛耕作的是田地,大了被宰了,牛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生前死后都在做贡献。而我老了,死了,该用什么报答人类呢,这部全集,我希望会让别人看来比吃一顿牛肉、穿一双皮靴更有意义,当然这是需要时间考验的。”前天,吴冠中用这样一段话生动地表达了在这个时候出全集的意义。


  吴冠中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具风格魅力、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同时也被国际艺坛认定为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


  艺评家高居翰:


  他代表着


  中国现代画的


  苦苦探索


  国际知名艺评家高居翰先生(James Cahill)认为,熟悉20世纪中国艺术与社会艰辛发展规律历史的人,都会发觉吴冠中的作品不难理解。他的绘画充满了最能集中反映本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各种特点,即东西方艺术的汇合及杂交。面对世界的中国文化,传统悠久,营养丰富,一方面足以养活她的艺术家们;另一方面却又成为自身的沉重包袱。20世纪的中国画家必须面对保持传统,学习西方并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成一体的课题。吴冠中是其中一个领导者。含辛茹苦,他代表着中国现代画的苦苦探索,而他的作品即是这种辛劳与探索的结晶。


  人们评价吴冠中的绘画离不开对绘画材料的认同关系。西方观众偏向大作品,色彩厚重,画布上布满颜料。作品要有一定重量。因而易于将中国画归类为低一等的纸质作品。今天,任何一位采用水墨,毛笔在纸上作画的画家都要承担被低估的风险。这不仅是对吴冠中而言,而是整个20世纪中国画的命运。


  传奇经历:


  曾被称为“粪筐画家”


  违抗父命从事艺术


  1919年8月29日(阴历闰七月初五),吴冠中诞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一个多子女的农户之家。


  小学校长兼教员的父亲对吴冠中的最高期望,就是师范毕业当个高小教员,以便将来养家糊口。在父亲的安排下,吴冠中考进了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后,后违抗父命,改考国立杭州艺专,从此踏上漫长艰辛的艺术征途。


  抗战爆发后,学校辗转内迁,他也因此与家乡完全断了音信。其间,他师从潘天寿学习中国画,最爱石涛、八大山人及虚谷;又师从吴大羽学西洋画,热爱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尤其崇拜塞尚和凡高。1938年,19岁的吴冠中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荼。喻其个性如火如荼地强烈;喻其人生似苦菜般地苦中有甘;喻其艺术像苦荼一样的隽永耐品。自此荼成为他毕生画作的印章和签名。


  1946年他与重庆大学附小教员朱碧琴结婚并通过教育部留欧考试。随后赴法最高美术学府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公费留学,师从当时巴黎画坛上与勃拉克齐名的画家苏弗尔皮。

Tags:别让   太早   美术   孩子   冠中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