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元冏墓志》立于北魏永平四年(511年)。志石高54厘米,宽45厘米,十七行,行二十一字。
看到“冏”字,就想到了近似的“囧”字。自2008年始,成为中文网络社群间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表情符号,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诸多汉字因为多种原因而成为“死字”,然而一些字在某个特定时候会自动“复活”。汉字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传奇。
《元冏墓志》中点画厚重圆浑,有时多个点画巧妙排叠运用,呈现趣味性。起收笔较为含蓄,无斜向切入的动作,撇捺画不见方切顿挫,能见温和静穆之美。偶尔有些字形中的竖画行笔圆转,略显钩画笔意,如“弗、野、静”,与《宝子碑》有异曲同工之妙。用笔变化巧妙、细微,可以找出六个“平”字进行对比,点画粘连,行笔方向和角度,皆能在不经意处见变化。笔画粗细大致均等,加上字形多办接近正方状,故而显得朴茂敦实、不激不励,有端庄之美,平正中寓险峻,如“蝗、赜”等,“晚”字末笔收缩,极为俏皮。亦有一些字的撇画放出,像“能、虎、虚”等字极见气势,“粉、美、恭”三字撇捺画同时掠出,能做到纵敛有度,保持温柔敦厚的特点。
《礼记•经解》云:“温柔敦厚,《诗》教也。”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温柔敦厚”的审美原则。刘勰《文心雕龙•宗经》言:“《诗》主言志,诂训同《书》,摛风裁兴,藻辞谲喻,温柔在诵,故最附深衷矣。”诗书同理,强调蕴藉含蓄、深郁厚笃。作为艺术原则的“柔厚观”,无疑是以温柔敦厚的伦理规范为前提。儒家有追求中和、节制性情的一面,同时也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一面,前者是一种理想,后者是一种现实。元氏墓志可看作是庙堂与民间的结合,既有皇家的气派,又有与民间本质相同的丧葬仪式,同时也见证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北魏后期迁洛之后,元魏皇族子孙的墓志渐多,志文介绍人物生平,往往详述志主的品德、学识,见证了北魏后期鲜卑群体学术文化逐渐提升。北魏后期鲜卑皇族人物之雅化,与孝文帝重视皇族子弟的教育,以及相关的学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是分不开的,最终不可避免地打上儒家礼制的烙印。
《元冏墓志》志文中有许多别体字。由此说开去,最终的风格呈现有刻工的作用,难免会有掩盖与流失。相比墓志来说,汉简更见人性之光。但正因为有多重因素的作用,无意中使得和谐中包含不和谐,温柔敦厚里孕育着奇险的一面,经过收敛之后迸发出的情感,构成一种恰到好处的丰富,更加耐人寻味。整体上来看,墓志工艺精湛,风格古朴,文饰简练,石质坚实细腻,扣之其声如罄。拓片置之庭室,满屋生辉,陈之几案,赏心悦目。不仅仅只是记录,也有情感抒发。而且很难找到两件风格完全相同的墓志。各种对比因素形成的韵律节奏及视觉效果,展示了文化的包容与自信,粗犷之中有细腻,雄强之中有秀美,凝涩之中有畅快,承载了漫长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魏晋时代多元的文化底蕴使得墓志有一种令人叹为观止、心神向往的艺术魅力。
在魏晋这样一个纷乱的时代,渴望逃避,才会有像《桃花源记》一类的作品,这是理想的一面,而在现实中,不得不面对冷酷的死亡。墓志是生者对死者的祭祀和怀念,寄予了对生命的渴望和未来的期许,心灵往往是敏感而热烈的。千载之下,仍然能够读到。
- 上一篇:《大盂鼎》:坚实肥厚的典范
- 下一篇:秀逸妩媚的《曹全碑》
猜你喜欢
- 2015-01-07 西安现唐宰相韩休曾孙韩复墓志 书法家柳公权撰文
- 2014-12-23 陕西发现罕见唐代吐火罗人墓志
- 2014-12-21 河北发现唐代藩镇割据时期魏国墓志铭
- 2014-12-14 西安碑林新征集到颜真卿孙子墓志
- 2014-12-02 山西省第十二届书法临摹展开幕
- 2014-10-29 “东方艺术画廊”元代永乐宫将建设国内最大壁画临摹基地
- 2014-10-28 山西永乐宫壁画临摹版湖北襄阳展出 组图
- 2014-10-28 山西永乐宫壁画临摹版湖北襄阳展出 组图
- 2014-06-23 颜真卿早年楷书也很稚嫩——唐《王琳墓志》
- 2014-06-13 临摹杂说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32℃《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686℃书法的“狂狷美”
- 26430℃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57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70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00℃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