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祝允明(1460——1526),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因右手多生一指,故号枝指生,又号枝指山人、枝山、枝山道人等。
祝允明《前后赤壁赋》原帖
祝允明《前后赤壁赋》临帖
以祝允明《前后赤壁赋》笔意创作作品
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封建官吏家庭。外祖父徐有贞善行书,历任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祖父祝颢曾任山西参政,书名文名皆高。祝允明幼即颖敏,能诗书,史称“五岁作经尺字,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可谓英才。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人,学于王鏊,正德九年(1514)得到广东兴宁县知县职务,第二年赴任。嘉靖元年(1522)调任应天府通判(与知事同级的副知事,所以祝允明常被称为祝京兆)。与文学家、书画家文徵明、唐寅、徐祯卿等交游甚密,世称“吴中四才子”。在书坛上与文徵明、王宠、陈道复被誉为“吴中四名家”。有《九朝野记》、《苏材小篡》、《怀星唐集》、《祝氏集略》等传世。
祝允明书法幼承庭训,楷书学岳父李应桢(1431——1493),行书学外祖父徐有贞,成年之后专心致志于古代经典碑帖的临摹,“尽管祝枝山是地道的才子,但他学书法时未必那么重视才气,相反倒是很讲究苦练的。史书和一些笔记上记载他的取法,几乎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比如王世贞著《艺苑卮言》,几乎把历来大书法家的名单统统报了一遍:‘京兆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师、秘监、率更、河南、吴兴;行草则大令、永师、河南、狂素、颠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阳;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真足上配吴兴,他所不论也。’”(陈振濂)特别对魏晋名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文彭云:“我朝善书者不可胜数,而人各一家,家各一意,惟祝京兆为集众长,盖其少时于书无所不学,学书无所不精。”(跋《祝书东坡记游卷》)因此祝允明被称为古代“吴门书派”的中坚人物是当之无愧的。清王澍在其《虚舟题跋》中说道:“吾尝论其书自赵吴兴以来,二百余年至此乃始一变。”
祝允明在书法上的成就主要是楷书和草书,其小楷堪称明代第一。
然而,真正代表祝允明书法成就的当推其草书,相比于顿挫有致、俨然中正的规范小草,其大草、狂草的粗放豪迈、气势雄健更具代表性,祝允明常被人们讨论的往往是这类作品。其草书不单单追求笔画的妍媚,而是能够发挥灵性,真正“做到韵胜于法,情胜于理,充分发挥了草书的艺术魅力,而在此同时,又能无笔不入规矩,他学张颠、狂素,得其精髓”,他那气势奔泻,格调雄奇的狂放大草,展示的豪放不羁的个性书风,体现了他强烈鲜明的个人意志,闪烁着其独立不群的自我精神。
与祝同时代的吴中著名诗人黄省曾写过一首题为《祝京兆草书歌》的长诗,极其生动的描写道:“枝山草书天下无,妙酒岂独雄三吴?群萌万象出毫下,运肘便觉风云俱。丝持浪转信神动,筋回墨纵皆春敷。分明造化宰君手,左攒右剪形形殊。……迩来南海依仙令,观涛历险笔愈圣。……”足见评价之高。另有佳评更是斩钉截铁,如王澍曾云:“有明书家林立,莫不千纸一同,惟祝京兆书变化百出,不可端倪,……信有明第一手也”。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是祝枝山喜书之文,从其流传下来的墨迹,我们可以看到其曾用小楷、行书、草书等多种书体书写过,草书就有多种。本篇所介绍的大草《前后赤壁赋》现藏上海博物馆,书写在金粟山藏经纸上。纵31.3cm,横1001.7cm,为祝氏草书风格的最典型的代表作,在这卷长达十米多的巨作中,书家以其精练的结体,自如的运笔,雄放的气势,将自己热烈奔放的个性情怀、刚强自信的人格力量,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你的面前,令人驻目神往,难以忘怀。
狂草《前后赤壁赋》的基本笔法皆由传统中来,但其大胆的简省、狼藉的点画、长线条的振荡穿插尤得黄山谷的神韵,颇具现代意识。其热烈奔放、豪迈激荡的视觉冲击,又和他的章法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祝氏草书的章法很强调气势的表现,从构成单字结构上的草势到字与字组成的团块,团块与团块之间的开合,也即从单字到行气处理,再到篇章布局,都强调贯势、通气。这一点是对黄庭坚的创新,黄庭坚狂草在线条的形式表现和上下字之间抑或行行之间的穿插避让已跨出前人一步,但整幅作品布局的变化,矛盾统一关系的梳理上,祝允明又前进了一步。
于是我们看到,从草书特有的牵丝,到“形断意连”,从有形的势到无形的气,处处映射出祝氏狂草生生不息的活力和生机。陈振濂先生说的好:“‘枝山草书天下无,妙酒岂独雄三吴!’这是后人对祝枝山草书的由衷推许,当然更是对祝枝山其人的推许。能以草书雄天下,又以酒量为三吴之雄者,‘四才子’中只怕还没有第二人吧?”
- 上一篇:含韵于朴 寓巧于拙——《爨龙颜碑》临摹要点
- 下一篇:《大盂鼎》:坚实肥厚的典范
猜你喜欢
- 2015-03-17 嘉德秋拍古画巨制迭出
- 2015-03-15 天下第一藏张伯驹与北京的一世情缘
- 2015-03-15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到底值几个亿
- 2015-03-15 保利五周年秋拍 三件宋书画珍品成焦点
- 2015-03-13 宣纸材质《中国古代书法—草书》特种邮票
- 2015-03-13 我国古代四幅草书名帖登上邮票
- 2015-03-12 王羲之价格谜底即将揭开
- 2015-03-12 投资盯上艺术品 疯狂秋拍破纪录
- 2015-03-11 艺术品投资呈现三分天下格局
- 2015-03-09 写草书不要非驴非马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32℃《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686℃书法的“狂狷美”
- 26430℃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57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70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00℃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