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薛元明:谈结字
结体也称“结字”、“间架”和“结构”,指字型点画安排与形势布置。汉字尚形,多种字体皆由点画搭配而成,笔画长短、粗细、俯仰、伸缩,偏旁宽窄、高低、欹正,构成结体的不同形态。优秀创作要求笔画搭配适 ......
2014-08-13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492 ℃ 0 -
薛元明:笔法杂谈
书法美的创造离不开笔法技巧。对笔法技巧的掌握程度,是书法创作成败的关键。书法通过线条来表现,线条的圆劲、粗浑、纤细和动静等丰富的表现力,都归功于毛笔的运用,既有整体构成,又形成反差。颜柳欧赵皆 ......
2014-08-13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89 ℃ 0 -
行草书法技巧
一、从基本功入手
2014-08-08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169 ℃ 0
三个结合:临贴与创作结合、大字小字结合、楷书与行书结合。
三看:1、平时多看名帖、2、看书法展、3、看名家挥毫。从好作品中汲取养分。
二、推荐范本
“多景楼”、“虹县诗”、“研山铭” ...... -
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一、保持与古为徒的心态古人或传统的最好东西都凝聚在经典书法里,尊古是对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回归。
2014-08-08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103 ℃ 0
1、 尊重传统,以古为新
● 对书法要始终持有一种“敬畏”的心情;
● 古人 “合法”的书写依托于以手 ...... -
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目前参加展览的书法作品最大问题是“用纸粗糙,形式单一”。
2014-08-08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99 ℃ 0
●《阴符经》的笔画要精细,起笔要弱,书写要像舞蹈,要有轻重变化,淋淋洒洒;
●魏碑的重心不能乱,中线不能歪,不能死板,要有轻重变化,要具 ...... -
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1、写行草书是顺锋,写隶书是逆锋。
2014-08-08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64 ℃ 0
2、跟风的是分母,有智慧的是分子。当前隶书作者存在着大家都用一种感觉写作品的弊病。
3、隶书有汉碑、摩崖、碑刻、简帛等等。写曹全的如果不注意气象,就会失去很多,实 ...... -
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1、创作要首先想到的是形式感,确定创作概念,先设计创作方案(随机发挥是第二步)。
2014-08-08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138 ℃ 0
2、展览启示是给你提供要求和信息,如尺寸等。大作品分远-中-近景;远景的大作品是强调大感觉、大笔头,是概括的、简约的; ...... -
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1、作品要有秩序感,单纯写的多并不是有效的。可以正文收缩,加强落款的丰富性。
2014-08-08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125 ℃ 0
2、参加展览的作品要有基本难度和丰富性,点画语言太少难度就不够。对于笔触很激烈的,纸张的颜色可以深一些。
3、要重视落款 ...... -
薛元明谈入帖
书法临摹强调“先入帖,再出帖”,实质上表明了必须经历“有法——无法”的过程。入帖是有法可依的过程,以前贤优秀碑帖作为参照物,而出帖则依据个人的才情、功力和天赋等,羽化而出,是无法可循的,所以说 ......
2014-08-05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81 ℃ 0 -
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临摹对于学书者来说,是一个相伴终生的过程,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卓然大家,离开了这一点,创作便是无源之水。临摹过程可按照一定阶段进行层次划分,这样更容易把握碑帖精髓。临摹要经过格临、对临和背临等过程 ......
2014-08-05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66 ℃ 0 -
资料·眼界·学识·才情
如今大量碑帖资料发掘出土,对热爱书法的人来说,是莫大的好事,加上印刷技术不断改进,碑帖版本愈来愈精良,相比先贤来说,如今一般人所能见到的碑帖很多。碑帖资料完整和见闻广博对于书法临摹及创作帮助颇 ......
2014-08-05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140 ℃ 0 -
《张迁碑》临习要点
一、《张迁碑》简介
2014-08-05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108 ℃ 0
《张迁碑》,全称《汉故城长荡阴令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明初出土,先置于乐平州学,建国初移置于山东东平县政府院内,1965年再迁至泰安岱庙,后又能移至贶殿 ...... -
书法学习宜提倡“七个结合”
相对古代而言,当今书法学习条件大为改观:资料日益增多,眼界开阔,取法对象可选择性增强。但一些新问题也接踵而至,面对如此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众多碑帖,究竟采取何种学习方法,以期有预期效果。笔者结 ......
2014-08-05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47 ℃ 0 -
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临帖是书法家终生的必修课。一个人一旦有了一点名声,或者自认为形成了风格以后就不临帖了,那就说明他开始游离于书法家园之外,他的书法之路已走到了尽头,迎接他的将是停滞甚至倒退。我从在美院就读书法 ......
2014-08-01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32 ℃ 0 -
陈忠康先生谈临帖
1、临摹是怎么回事?这是个大问题,不搞点临摹的心理学是难解决的。必需对临摹的流程有所考察。我认为过程是这样的:
2014-08-01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51 ℃ 0
第一,(起点)对象--看(观察)--体验--心理传递--手部反映--落实纸面
第二, ...... -
刘文华谈如何临帖
一、临帖是在临什么
2014-08-01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68 ℃ 0
临帖是每一个学书法者不可缺的功课,如何临帖是学书者都想急于解决的问题,而刘文华老师认为,在此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临帖是在临什么。他说,我们入门学古人的时候,就是把古人的规矩 ...... -
张华庆谈临帖与创作
首先,我讲一讲临帖,临帖就涉及到选帖,选什么样的帖,什么样的版本。应该挑选最接近真迹的本子,这是关键。古代石刻再好,也只能表达原作品的结构和笔迹的粗细,没有法子表达用笔的轻重缓急,用墨的浓谈。 ......
2014-08-01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96 ℃ 0 -
陆云翔谈临帖中的五种关系
一、临帖与创新的关系。
2014-08-01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43 ℃ 0
创新是技法和学养积蓄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升华所孕育生发出的新境界,是循序渐进、瓜熟蒂落过程的终极指归,在这过程中植根于传统精华临摹古代经典作品须贯穿于书家一生的艺术探索。 ...... -
从风樯阵马到遒润尔雅——论米芾与吴琚的书法特点
在中国历代书法大家中,宋代的米芾应算作一位书艺精湛而又颇具个性的人物。其书法超迈俊逸、八面生姿、风樯阵马、跌宕磊落、师古而不泥古,形成了自己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为同时代以及而后的众多书家推 ...... -
隶书的用笔特点及实用性
隶书用笔首先应主意到隶字的基本书写特点,这些特点一般归纳为: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蚕头燕尾;曲折方园,点画分明;提顿结合,粗细兼备。但上述只能说明一般的书写和结构特征,用来作为隶字通 ......
2014-07-31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54 ℃ 0 -
当代隶书创作的异变
对于新时期的书法创作和展览,人们时常会提出许多疑问,比如:为什么全国书法大展中,多是魏碑墓志获奖和入选,而唐楷几乎和展览入选无缘;为什么书写规矩的篆书不能入展,而临摹《散氏盘》之类的篆书集联作 ......
2014-07-31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46 ℃ 0 -
行书之行气略谈
行气涉及的是每一行中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是行书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富有韵味、富有情趣、富有生动变化的内在(无形)或外在(有形)的运动轨迹来表现。朱和羹《临池心解》说:“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 ......
2014-07-28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273 ℃ 0 -
行书与楷书的关系
行书开创与后汉末年。唐代张怀瓘《书断》上说:“行书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问流行,故谓之行书。”根据这一段说法,我们可以了解到行书即是正书的小讹。行书应用很广泛,而且比楷书来得自由活泼,它比 ......
2014-07-28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55 ℃ 0 -
行草书的特点
赞赏行草为“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说明行草的杂糅性,具有审美的多元性;同时对二王父子的书艺成就作了比较,指出了两人各自的长处,对六朝以来父子“孰优孰劣”问题进行了澄清,从此后书评中再无 ......
2014-07-28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46 ℃ 0 -
汉代的篆书文化
汉代的篆书,多见于碑版、碑额题字,其风格丰富多变,一碑有一碑之面目,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跌宕不拘,烂漫多姿者,如《西狭颂》碑额篆书,方折处挺出而轻灵,圆转处劲健而飘动,结体严谨活泼,呈现出恣肆雄 ......
2014-07-23 兰亭书童 书法入门 47 ℃ 0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97℃《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723℃书法的“狂狷美”
- 26608℃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62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96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76℃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