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艺术人生说的是从艺,人生艺术讲的是做人,若二者俱佳,用今天的话说叫“德艺双馨”。这两方面,我以为齐白石都堪称楷模。
先说从艺,中国有句老话叫“业精于勤,行成于思”。齐白石的“勤”和“思”,在今天看来,无人可比。他给自己起的一个别号叫“汗淋学士”,且刻了一枚印章,这名字有些幽默,也带几分辛酸,但更多的是说明了他的勤奋,刀刀是汗、字字是血。齐白石出身贫寒,11岁就开始打柴、放牛、拣粪,13岁就扶犁、插秧、收稻,但他并不放松学习,“牛角挂书牛背睡”(齐白石晚年回忆诗),说明了幼时读书之勤。15岁时,家里送他学木匠,这本是个养家糊口的手艺,木匠虽说为百工之首,比篾匠、泥匠、瓦匠略胜一筹,但也是在“匠”之列。但他出奇地勤奋,成为方圆百里有名的“芝木匠”。如果光是勤奋,齐白石也终究只是一个“好木匠”,名声也不过在白石铺周边百里而已,哪里会名扬天下?与勤奋同行的是他的多思和创新。做木匠的同时他兼雕花,雕花是“细作”,技术含量高,他得到的报酬自然高一些。由木匠而雕花这本身就进了一步,而他的雕花又与众不同。他在自传中谈到雕刻生涯时说:“那时雕花匠所雕的花样,差不多都是千篇一律。祖师传下来的一种花篮形式,更是陈陈相因,人家看得很熟。雕的人物,也无非是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一类东西。他以为这些老一套的玩艺儿,雕来雕去,雕个没完,终究人要看得腻烦的,就想法换个样子,在花篮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桃梅李杏等果子,或牡丹芍药梅兰竹菊等花木。人物像小说的插图里勾摹出来,都是些历史故事……他造出许多新的花样,雕成之后,果然人人都夸奖说好。他高兴极了,益发大胆创造起来。”综观齐白石的画,无一不闪烁思考和创造的光辉,即便为生活所迫,画的画也是深思熟虑,讲求市场效果,讲求经济效益的。如画一个蝙蝠(谐音“福”),画一个大大的公鸡,高高的鸡冠(谐音“官”),取名叫“福大官高”;画一条很长的鲇鱼,又画一条大鳜鱼,取名“长年大贵”。这么吉祥的画,谁个不喜欢?这种勤奋和思考、创新,对于艺术是何等重要?由于有了这种勤奋和思考的精神,齐白石才从一个牧童而为木匠,由木匠而为雕匠、画匠;由于有这种勤奋和思考的精神,才有他中年时期的“五出五归”,实现了由画匠到画家的转变,这是质的飞跃;正是由于这种勤奋和思考才有他60岁时的“衰年变法”以及名扬中外的艺术成就。他对学生曾题词“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寥寥8个字,尽传精神,提倡思考,提倡创新的殷殷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从艺术的角度看,齐白石的精神给人启发:勤奋和创新是通向神圣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舍此决无他途。其实,何止艺术,一个想有所作为者,哪里离得开勤奋和创新?勤奋和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一个勤劳智慧不断创新的民族总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从这种意义上说,齐白石弘扬的艺术是民族的艺术,齐白石身上体现的精神实则是一种民族的精神。
再说做人,齐白石一生做人可以说是光明磊落,做得纯真,做得朴实,不投机取巧,不临难而退。这样,使他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从他的几个人生片断,可以管中窥豹。人到中年,他历时8年,“五出五归”,既有艺术上的长进,又有了较为丰厚的收入,他便专心求艺,西安有朋友荐他当宫廷内侍,他不去;在桂林,蔡锷要他教部队士兵作画,他也不从。今天看来,这些也许都是加官进爵的好机会,某些人会求之不得,可他却从不投机,专心作画。1909年至1917年在白石铺,他过着半农民半文人的乡居生活,无衣食之忧,不再东奔西跑,刻印卖画,他满足于“落日呼牛见小村,稻粱熟后掩蓬门”的山村生活。这就是他的理想,一个朴实的理想和一种简朴的生活要求。他卖画从不拐弯抹角,总是直来直去,明码标价。按过去的传统,耻于言利,有些人也许会觉得齐白石有点“那个”。其实,这无可厚非,一个画家以卖画为生,纯属正常,何况他曾发出告示:“余年七十有余矣,苦思休息而未能,因有恶触,心病大作,画刻目不暇给,病倦交加,故将润格增加,自必叩门人少,人若我弃,得其静养,庶保天年,是为大幸矣……”这是30年代,他写在客厅里价格表上的几句话。说明码标价,不赊不欠,他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是口里说得漂亮,实际又是一回事。况且,一个70多岁的老人,靠画为生,已是辛酸之至,比起当今某些歌星在台上用嘶哑的嗓子喊叫几句,扭扭屁股,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出场费,我以为齐白石并不显小气。
齐白石的人生艺术,还有一条是十分的难能可贵,那便是乐观、豁达、大度。没有什么磨难能压倒他,他一生颠沛流离,苦难不计其数,经历了父丧妻亡儿死的悲恸,经历了生活无着的艰辛,经历了遭人白眼的冷漠,但他均能坦然面对,矢志作画不移。画展上,有人说他功底浅,画作粗,他不与人理论,只是回家拿起刻刀,在石头上刻下6字:“君子海量容人”。一肚子火气在刀刻斧削中烟消云散。他把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凝聚在笔端,留存在作品里,这种坦然面对艰难困苦,从不埋怨生活的人生态度,其实是一种人生艺术,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什么样的生活都是财富,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白石老人出奇长寿,作品众多,恐怕与他这心态也有关。 齐白石毕生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他画牡丹、画荷花、画梅兰竹菊、画人物山水、画和平鸽,无一不是追求一种和谐和平。1956年,在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把世界和平奖授予他时,他请郁风女士代读他的答词说:“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所追求的就是和平。”爱是他作品的主题,也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人生的艺术,人世间只要有情有爱,就将变得美好而光明。“花开花落皆为景,悲欢离合都是歌。”齐白石一生历经磨难,但由于他的内心充满了爱,充满了情,所以,在他的人生旅途上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翻不过的山。他的勤奋、多思,不断创新的艺术和纯真、朴实、豁达大度的人生,留给社会、留给后人的是一笔宝贵财富。人画合一,画如其人,我们办齐白石艺术节,纪念这位“汗淋学士”,既要传承他的艺术,让民族艺术的旗帜高高飘扬,也要弘扬他的品格,让纯真朴实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发扬光大。我想,这些都是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的。
- 上一篇:《千字文》的翰墨因缘
- 下一篇:从周文郁“灵秀”题刻小考说起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