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在恢宏与清灵的书林中穿行

shxw 2008-02-26 软笔书论 评论

    王学岭是当今青年书法名家,我对他一直很关注。2006年春,中国书法家论坛推出了一个“五体十家”有奖征联活动,王学岭是参与者之一,我有幸通过这次活动与他结下了翰墨情缘。第一次通电话是他主动打给我的,虽说他的名气大,年纪也长我十多岁,但一声“建民兄”,让我感到十分亲切。他的语气很爽朗,而且带着笑意,没有一点作派。前不久,他给我寄来了一本厚厚的《王学岭书法》,翻开集子,我发现,他将送我的那副“静坐思玄古,澄怀纵太虚”的尺八屏楷书对联也选入了其中,让我颇为感动。品读这本精美厚重的作品集,我才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领略了王学岭的书法世界。

    诸体之中,我尤其喜欢王学岭的楷书,是发自心底的喜欢。

    出身行伍,任职国家机关的经历形成了王学岭坚忍、谨严的作风。王学岭的大楷端庄沉稳,肃雅凝重,有庙堂大气,置于展厅,绝对震撼人心。他的作品有颜体的雄浑厚拙,但简化了起笔和收笔的夸张繁饰,无“中怯”之病。他用笔如刷,跳转灵活,将自信与豪情跃然纸上。大楷最宜板滞,王学岭深知其理,因此,他的大楷取法多元,有唐楷的结体,有魏碑的用笔,有行草的气息,有摩崖的风神,融合诸体,活脱成自家面貌。如果说书法家也可以入世(如颜真卿、康有为)和出世(如弘一法师、陶博吾)来分,王学岭无疑属于前者,他的大楷所呈现的中正、大气、多元、创新景象,与书写内容相得益彰,以一种健康昂扬的面貌给人以鼓舞、令人振奋。尽管他的大楷也存在一些毛病,如用笔技巧单一,某些点画带有习气,但那恢宏的气势是许多人不可比的。

    如果说,王学岭的大楷体现出一种风格价值和时代意义,那么,他的小楷则完美地表现了一个书法家应有的功力和灵性。

    反反复复品读他的小楷作品,我由衷地赞叹:怎一个“清”字了得!及至读过许多评介他的文章,才知每个人都有同感。如李铎先生谓其“以真率之气、作清正之篇”;张荣庆先生誉其“字字珠玑,空灵雅健,满纸清气扑面而来”……

    王学岭身处的京华,亦是时风熏染尤甚之地,他并没有追风逐潮,即便问道欧阳中石和张荣庆先生门下,也没有摹学师体借走捷径。他老老实实地“下笨功夫”,在传统中搜罗剔爬,取精用宏,最终在不为人注目的《王居士砖塔铭》中破茧成蝶,形成了他小楷今日之面目:笔画清净,结体清丽,气息清雅,真的是恬淡如风,温润如玉。王学岭说他是“传统的近乎保守的人”,他不是死学传统,而是能学善化。他的老师欧阳中石评其有言:“确是慧人”。其实,他所谓的“写笨字”,就是修炼,是渐进,是大智慧。看作品集中他的照片,他那炯炯的目光,微笑的嘴角,平和的面容以及眉心那颗淡淡的小痣,我认定这是个有灵性的人,也将是个得道的人。

    王学岭穿上军装,威武庄肃;身着便服,亲和斯文。古人云“字如其人”,他的大楷和小楷与其亦雄亦雅的神韵何其相似!展读完《王学岭书法》的当夜,我竟做了一梦,梦境中一边是郁郁苍松,一边是清清幽篁,一位高人抱琴引鹤穿行其间,甚是惬意。醒来一想,这不正是王学岭那恢宏与清灵书风的幻化么?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