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诗怀天下书写性情

shxw 2008-03-06 软笔书论 评论

    会写诗、能写字,在古代大概算不上稀奇,在当代恐怕就屈指可数了。但这稀奇与可数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因为古人的不稀奇未必就全好,而今人的可数也未必就让古人,相反,不仅不让,有时还有着更高的超越,有着更粲然若新的时代精神!

     沈鹏先生即是这样一位诗书俱佳的可数者。

    书不用说,沈先生草书,名满九州,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他的真、行、隶、篆也一样戛戛独造。有人说,沈鹏先生草书最好,我说:如果没有坚实广博的篆、隶、楷、行作基础,草书就不会好,就如同作诗,没有精熟的平仄格律功夫,没有丰厚的学养,写出好诗恐怕是不太可能的。

    沈先生的诗一如他的书,基础厚、路子宽。这宽厚让他的笔下多了雄浑,多了虚逸。古人说“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用在沈先生的诗上,可谓准确。诵其诗作,老杜的沉郁顿挫,小杜的拓落放怀;太白的纵逸,放翁的跌宕,无不蕴蓄其间,而透出的全是清雅宏阔的沈家气息,部分作品,放在古贤的佳作中也足可较量。

    “囊括万殊,裁成一象”是对书法的要求,诗又何尝不是。好的诗,其实就是由万事万物裁成的。沈先生高度统一的诗与书,便是这裁括万殊的结果,而从心所欲,不逾规矩则又是他裁括后的升华。
  好的东西自然会引起关注。全国百余位书法家精心认真地创作沈先生的诗词,便是人们对沈先生诗词创作的最大关注。在当下这个十分物质化的时代里,这个关注更有着另一种深层的人文精神,那就是,如何使诗书这门传统的高雅艺术,更多、更好地为今天的普通人服务。

    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沈鹏先生为我们创作了这么多佳好的诗词作品,他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诗词在当今多元文化中所呈现出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要感谢这百余位挥毫书写的书法家,是他们让我们欣赏到了诗与书的完美结合!

    相信这个结合定会为中国书坛、中国诗坛添上重重一笔。

    (本文为《当代名家书沈鹏诗词书法展作品集》代序)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