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书法“皇阿玛”

shxw 2008-06-05 软笔书论 评论

    张铁林 唐山人,影视表演艺术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专业学士)、英国国立电影学院(编导专业硕士),现任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电影剧本《山不转水转》、《椅子》获两届台湾新闻局年度优良电影剧本大奖。编导电影作品《椅子》(日本德间电影制作)、《外国人》(获英国电影学院编导演奖)。演出作品:《大桥下面》、《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吕不韦传奇》、《五月槐花香》等。出版著作有《张铁林剧作集》、《张铁林写生笔记——成都茶馆》、《张铁林东京书画展作品集》等。专业与研究方向:影视编剧、导演及表演学、中国书画暨古籍善本(明清手札方向)研究。

    “皇阿玛”张铁林除影视表演以外,对书画、戏剧等国粹艺术也有着深厚的素养和不俗的造诣。铁林先生自小生活在文化古都西安,西安碑林就是他家的“后花园”,从小嬉戏其间,碑林里哪一块碑在什么位置、何种风格、何种字体,他都如数家珍。因此碑林里的《广武将军碑》、《皇甫诞碑》、《颜勤礼碑》、《不空和尚碑》等历代名碑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据说,当时的石碑都未经保护,没有被玻璃罩起来,许多名碑他都一一勾摹临习过。昔时古人为求笔法,不远千里寻碑访古,欧阳询就曾在一古碑前,日夜守候研习,竟月方去。而我们如今寻碑赏帖,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隔着橱窗,走马观花浏览一番,古人精神夫复何求?而铁林先生从小就具此得天独厚之条件,摩挲其间,是何等之幸运!书法的精神自然就在他的身上生了根发了芽,便一生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无论是在海外留学,还是四处拍戏,他都从未间断过对书法的学习。

    张铁林对书法有着独到的体认,他以为书法最重要的是传承,而不是一味近乎自恋式地创新,他崇尚写意抒情,反对矫揉造作。他说:“当今一切进步成果均为历史传承积淀之升华,割断历史血脉渊源,演绎创新是不存在的,踩在先贤的肩膀上受惠于古代文明,又诅咒继承传统的“革命遗风”,与自然生态规律相悖,终究要付出惨痛代价。我对创新、改革之词,持审慎和商榷态度。对古代书法的美学传统心怀敬畏,是我习书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先生写字与成名成家无关,正是享受与参与的平常心态使他比专业书家更多了几分洒脱,几分闲适和散淡。他的书斋常备各种手卷册页,兴致来时,或抄录诗词,或记一段往事,往往是整日书写,沉潜于书写挥毫的乐趣之中。我常常惊讶先生之精力,往往每隔一段时日,他总能抱出一大堆书卷与我欣赏。先生还每日坚持用小楷记日记,以此来保持与毛笔的亲近。故而,在他的笔下自然透出一份闲情,一股难得的书卷气息。

    铁林先生习书尤爱王觉斯书法,曾花巨资购入一件王铎书法巨轴,家中也悬挂着数幅王铎复制作品,朝夕相对,不经意间,觉斯的气息就流露在他的笔下,其所作《古诗草书轴》,章法直取王觉斯,以篆隶线条,裹笔急走。用笔生涩,结体宽博,时出侧锋,既沉着而又显绰约风姿。《钞录古人诗札》更是随意灵动,古朴醇雅,绝去时风之弊。

    网上有帖,对铁林先生书作见于网上耿耿于怀,铁林先生虽身为职业影人,却极力参与保护书法环境,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试想,如果今天各界人士皆能如此投入衷情,即“书法”之幸事,书界之幸事也。书法家石开先生在看到张铁林近期的书法手札时道:“以前我对你的字是不置评论,现在可谓得道了,我要好好说说。”此话无疑是肯定了张铁林书法的进步,业已具备书家之气象。

    张铁林的书法有此造诣,还得益于他的收藏。先生富收藏,尤其是明清名贤手札的收藏,不仅量多、面广,且又多是难得之精品。手札收藏,近年已愈来愈受到收藏家的青睐。收藏手札,也逐渐成为艺术品投资的新热点。这其中,多少与先生高价竞拍《赵之谦论学丛札》和上博斥巨资购进《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的带动分不开。铁林先生以其特殊的身份,为手札收藏在社会上造成了广泛影响,掀起了一股手札的收藏热。

    铁林先生收藏的魄力非常人可比,他一开始便不惜花大价钱收购整批的钱镜塘、吴省庵、丁辅之旧藏的藏品。这样使他很快成了尺牍收藏的大家,令业内藏家刮目相看,很多尺牍藏家都不无惋惜地感叹当时没能有先生的识见与魄力。那时拍卖会上拍手札的场面是冷冷清清。一张手札的价格差不多是七八百元,三千五千就是很高的价格了。今天的文人尺牍已是“洛阳纸贵”,近现代名家周作人、郁达夫的一通信札,动辄也要一两万。更何况是明清文人的信札?

    尤其是对王觉斯《书赠王屋年兄巨轴》与赵之谦《论学丛札》的收藏,在圈内被传为美谈。赵之谦《论学丛札》的竞拍场景,可谓惊心动魄,如临战场。有一日本藏家从一开始便与他竞争。拍价从一百二十万元起,一口十万元的往上涨,经过数十回合较量,最终还是落在了张先生手上。二百五十万元买三十九通书札,在当时赵之谦的书法市场来说简直就是天价,也难怪在场的上海人要直叫他“港都”了!对王觉斯巨轴的收藏,也颇令人称道,当时他正在一拍摄基地拍戏,一位画商拿来三十几件作品,包括文徵明、董其昌、李叔同的巨作等,但他都丝毫没有动心。而当他看到这件东西,立刻被吸引住了,观看时是在户外空旷的场地上,刮着大风,这件宝物还险些被撕裂。也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他看了一眼就相中了,只需要再得到正成师的肯定,而当画商拿着这件作品给正成师掌眼时,正成师“即被其神完气足云龙雾豹的奇特景象给震慑住了,当着画廊老板的面忍不住连呼好书”,害得铁林先生多花了几十万元人民币才将此作留在箧中。

    如今,铁林先生不惜放下有着丰厚收入的演艺事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的教育上,他在艺术学院开设了中国书画鉴赏专业,同时,又成立书法研究所,聘请曹宝麟先生任所长,又邀集到一批青年才俊,如陈志平、蔡显良、朱桂明以及在广东的中青年书家王忠勇、祁小春等,一起研讨书艺。犹如一阵春雨,给南国书坛带来了朝气与活力。以铁林先生的这番学识与热忱,定能在书法上取得更大成就。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