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杜并墓志

shxw 2008-10-06 软笔书论 评论

    2008年淘书斋春节书展,见旧拓片一纸,标题《大周故京兆男子杜并墓志铭》,无撰书人姓名。阅读志文,男子圣历二年(699年)卒,长安二年(702年)瘗于洛阳建春门东五里。初时也不觉有异,只是因为武周碑刻较罕,价格又廉,遂决定买下。

    返家后在网上检索,《西安晚报》2008年1月28日恰好有长篇文字介绍此志。墓主杜并是杜审言的长子,杜甫的伯父,故此墓志颇为杜甫研究者重视。待仔细翻检新旧《唐书》,才知道这块冰冷的石头背后还隐含着一段凄凉的故事。

    杜审言恃才傲物,故屡遭贬谪。大约在圣历二年,他降职为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在吉州,杜审言又被司马周季重(墓志作“季童”,当从)、司户郭若讷陷害,系狱待死。儿子杜并年十三岁(墓志说“十六岁”,当从),手刃周季童为父报仇。墓志云:“因公府宴集,手刃季童于座。期杀身以请代,故视死以如归。”杜并与季童俱死,而周季童死前居然良心发现,说:“审言有孝子,吾不知,(郭)若讷故误我。”

    不知是不是杜并的孝行感动了朝廷,杜审言得以免死,并受到武则天的“亲切接见”。武则天问:“卿欢喜否?”儿子为己而死,有何欢喜可言,杜审言拜舞而已。天后于是令他赋一篇《欢喜诗》,以明心迹。审言之作居然称旨,于是授著作佐郎。读史书到此处,深切感觉,封建帝王不仅万恶,而且极度变态。

    淘书斋在成都市内有数家分店,拓片购于城西的新店。新店斜对百花潭,杜诗说:“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所以也算遥接工部祠了。我想,这纸墓志既然是杜甫家的物件,最后还是归草堂保存为好。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