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习书随笔 / 正文

64位书协官员,这个可以有

兰亭书童 2013-02-12 习书随笔 评论

□马凯臻

  最近,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新任领导的一长串名单,令大家悚然惊起。说实话,这事儿倒是没惊到我,即便这些“官员”拖拖拉拉的有64位之多。64位多吗?套用某舞台红人的台词:这个可以有。

  对这份名单,代表性的看法是:“人员臃肿的根子还在利益。一旦当选书法协会的领导,其作品的市价就会翻着跟头地往上涨”;“如果书协领导头衔与今后书画价格无关,估计没有谁去争个头破血流”。上述看法貌似正确。但我觉得还都是孤立地看问题,视域有些窄,竿子还是没有捅到要紧的地方。应该说,书法家关注一下市场并没错,为了利益使些手段,只要不出格也无大碍。这种事情在书画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名单与官本位这一社会痼疾难脱干系。不是吗?书法界看上去是文化人扎堆的地方,却总得承认它也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既如此,它就难免被官本位意识所浸淫。在官本位的“规定情境”中,书协换届这场戏只能这么演!所以,陕西书法界的这次选举,不过是被官本位意识裹挟着,依照现实的生活逻辑走了一遭而已。不错,这份名单确是有些扎眼。但它再扎眼,也就像是一块胎记,色素虽然区别于周边的皮肤,但却都是由官本位的血液供养着的。如此,书协“官员”的多与少,名单的长与短在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人数再精简,官本位意识还在,也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一次小小的修辞性调整而已,横竖一样!正因为如此,我才愿为陕西省书协送去些许同情,书法界虽被官本位意识所裹挟,可它毕竟不是纯粹的官场,它没学到真正的官场“智慧”,弄起官场那一套自然有些夹生,比如这次动作就大了点,露出了千夫所指的破绽。你看人家真正的官场,事儿还是那事儿,却是顺了大家的眼。

  得承认,官本位意识有着强大的渗透力与导引力,在中国无远弗届。在其影响下,真正的为官者以他的干预(兴许还有任命)变相地认定书协“官员”就是官;明知道“主席”“副主席”之类不是官的书协“官员”,也态度暧昧地默认自己就是官;不明真相的书画作品的消费者不消说,自然没有充足的理由否认书协“官员”就是官。可叹的是,即便是一些对这串名单恨得牙痒痒的批评者,一张嘴也还是落了官本位的俗境。比如,有人质问:“那些本已有社会地位的人,为什么非要挤到书法协会里来增加自己的身份呢?”“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任职务的,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等等。看看,这些批评者也是看重身份的,他们的批评,还是基于认定书协领导是“官”的看法之上的。不然,他们怎会那样在意陕西的书协“官员”有没有得到某机关的批准。应该说,他们对这串名单的激愤,一是因为数字的长短,二是因为谁才有进入名单的资格。

  书法界被社会顽疾所裹挟实属无奈,你不能否认,书法界有人还会因此有些痛感。但我相信,一些书协“官员”更有被裹挟,甚至舍身饲虎的快感。因为,只有做了书协的“官”,才可以雄踞书法文化食物链的顶端。不是吗?在书法界,有几个人明明体会到了痛感,却可以拒绝让自己走向食物链顶端的机会?我指的是,这种拒绝不是简单的退出(陕西省书协新一届领导名单示众后,有人宣布辞职),而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层面,从根本上拒绝加入官本位沦陷区里的进进出出、上上下下的游戏。

 

Tags:官员   位书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