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习书随笔 / 正文

宋四家之一米芾:人狂字更狂

兰亭书童 2013-08-30 习书随笔 评论

  北宋年间,有一位个性怪异、喜着奇装、嗜洁成癖的书法大家——米芾(音同“福”),他与同一时代的苏轼、黄庭坚、蔡京合称“宋四家”,并以癫狂的个性名震一时,人称“米颠”。900多年过去了,这位书法大家依然“癫狂”:他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屡破天价,多少人求而不得。

  祖上是开国元勋

  米芾世居太原,后迁襄阳,最后定居镇江。他生于北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本名黻(音同“福”),41岁时,他自称是楚国芈(音同“米”)氏后人,“芾”与“黻”读音相同,形又似“芈”,故改名为“芾”。

  米芾出身官僚家庭,五世祖米信,是北宋初年的开国元勋,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员,自父亲米佐,开始读书学儒。母亲阎氏,曾是英宗皇后高氏的乳娘。米 芾出生时,当时还是太子的英宗,送来了一支2尺多高的玉珊瑚作为贺礼。米芾6岁熟读诗百首, 7岁学书,10岁写碑。18岁时,高后之子继位为神宗,念及阎氏旧情,“恩荫”米芾为秘书省校字郎,负责文书校对,订正讹误。

  尽管有母亲的这层关系,神宗也很欣赏他的书画才能,米芾还是没能飞黄腾达。他辗转于广东、广西、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历官18任,其中礼部员外郎算是履历中的最高官职,后人因此称他为“米南宫”(“南宫”是礼部的代称)。

  说起当官,米芾还真不在行。史书上说他“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绝不是夸大其词。他游戏官场,屡屡被人打小报告,仕途不顺,可以想见。

  米芾曾写信给宰相蔡京,诉说自己转宦南北、流落江湖之苦。有一次,走水路到河南,全家老小十余口人辛辛苦苦挤在一只小船上。为了说明船的大小,他就在信纸上画了一只。蔡京边读边笑,而当时弹劾米芾的奏章正是说他行为疯癫。

  米芾的癫狂,在皇帝面前也不加掩饰。有一次,徽宗藏在帘后观看米芾写字,只见他反系袍袖,跳来跳去,落笔如云,龙蛇飞动,察觉到皇帝在帘子后面,丝毫不觉拘束和难为情,反而大声打招呼。

  对于自己的癫名,米芾却不服气。有一次,苏轼在扬州召集宾客会饮,在座的都是名士,米芾也在场。酒喝到一半,米芾突然站起来,对苏轼说道:“世人都说我癫 狂,你觉得呢?”苏轼笑着回答说:“吾从众!”还是古人说得好:“唯不自谓痴乃真痴。今则痴人比比是矣,饰痴态以售其奸,借痴名以宽其谤。”不承认自己痴狂的人,才是真痴狂。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米芾   四家   人狂字更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