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解读王学仲魏晋体真书作品

兰亭书童 2013-10-16 软笔书论 评论

 

解读王学仲魏晋体真书作品 来源: 美术报  作者: 王卓鹏     王学仲是怎样习得魏晋的书法呢?王学仲是在战争时期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战后的中国,很难采集到欧美及日本等国有关书法的信息,更不用说拥有当今清晰的照片资料了。书法本身是一门微妙、细腻的艺术形态,很难想象在那时艰苦的社会环境中,王学仲是怎样执著地探究魏晋书法。     《王学仲书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所收藏的诸作中,横画起笔尖锐,收笔为波磔形态,最为明显的作品是《为陈大远诗集所撰小序》《致()嘉莹函》两件。在《为陈大远诗集所撰小序》中记有夜泊年五十,由此可知,作品完成于1974年,是中年作品。《致()嘉莹函》的文末记有夜泊王学仲庚申七月,由此可知,此作为1980年,王学仲56岁。     《为陈大远诗集所撰小序》的字型,全体呈扁平,波磔端正,留有隶书书法的风韵,这与钟繇的书法大致相通,并与《太上玄元道德经》有着共同之处。另一方面,《致()嘉莹函》有着笔线纤细,字型纵长,与《李柏文书》有着很多相通之处。也可以说,自汉代至晋代的行狎书也是据此完成的。     《王学仲书艺》收载的《自书小楷韵赋六章》,也可确认为是精致的魏晋体真书。这与王羲之所书《乐毅论》同出一辙,并且文末写有庚申秋日,可推断出,是继上述的《为陈大远诗集所撰小序》之后所作。     由此可见,王学仲并不将自己框架于单纯追求复古魏晋体形态之中,而是在魏晋体的概念中,创造出新颖的造型,添加自己的理念在其中。  

Tags:真书   魏晋   解读   作品   王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