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习书随笔 / 正文
探讨事物的最初起因,对于廓清其本质与源流,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初起的动因是最单纯的,也是最不可动摇的。绘画也一样,它初起时正处于人类天真烂漫、智慧初开的时期,因而最接近人类的本性需求。
绘画的出现,与人类的进化是同步的。原来,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从古猿到直立人,是个渐变过程,只是人类学家给它分了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从距今约1400万年到800万年间的腊玛古猿,已经具备人的特质,但尚未成熟。经过漫长过渡期,距今约900万年的巴林戈人猿可以认为是最早成熟的人类。而迄今发现的最早岩画,只有约3.5万年。(据方长江《中外美术史对览》)
可为佐证的最早记载,见之于《周易·系辞下》:“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舆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原始先民看到沙土地上“鸟兽蹄迒之迹”,觉得很好看,于是模仿它,在地面上用手指或树枝画出类似的痕迹。渐渐地,发展到用以“类万物之情”,而题材则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就这样,相对成熟的绘画诞生了!
因此我说,绘画产生的前提条件:人类心智的进化成熟,智性的外溢;动因:兴趣的扩大,当时并没有功利之诱与任何别的力量逼迫,纯粹是众人的兴趣所致;目标:原始朴素的审美需求,画他们认为美的东西;方法:受大自然启示,模仿、概括自然物的情态。人类绘画的行为,是自然的产物,是人性的衍生。从无到有,绘画产生于人类智力的进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而自从初始至今,绘画绵绵延续,不仅从未消亡过,而且不断在发展、提高之中。
远古绘画发展得极其缓慢,从最初的岩画到商周陶瓷、青铜器,花了三万余年;从最早的岩画之前上溯到最初的原始涂鸦,不知又有几万年。而从隋唐时代形成较为成熟的中国绘画至今仅约1400年,与整个人类绘画史相比不过是转瞬之间。但就是在这1400年中,绘画的用途和水平有了极大的发展。
东晋时山水画的出现,标志着以审美功能为主、超脱实用功利的纯艺术的兴起。南北朝的宗炳更明确地指出绘画的“畅神”功能。绘画能给人愉悦,所以人们喜欢它。
近现代的绘画,由于已经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和认知,从野到文、去粗取精,各种功能发展趋于成熟,人类对它进一步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成为社会活动、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由于各种功能都在交叉发挥作用,所以进入多元并存的时代,绘画的实践和理论、相关产业已形成一个庞大的门类,深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天趣、美育、教化、愉悦、政治、经济等功能正在不断深化,绘画作品也在不断普及、提高之中。由于绘画功能的存在,所以它的生命力如此之强。它不仅是一种“赏玩之物”,而且已成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相关产业的动力,国家文化形象的标识之一。
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绘画的发生、发展是和作者、观众双方面的兴趣和需求分不开的。绘画与音乐、舞蹈一样,都是出于人类的智能与天性。只要有人类的存在,绘画就只有前进、提高,而不会消亡。绘画与“卡拉OK”是不能类比的,“卡拉OK”只能与绘画中的“行画”相比。艺术各门类五彩斑斓、各显魅力,“卡拉OK”、“连续剧”绝不可能替代绘画。
人民群众不喜欢某些画家的画,有绘画质量、风格、路子问题,也有受众鉴赏能力、爱好问题,而不等于不喜欢绘画。除了布置、出版的繁盛外,近年收藏大军的兴起,说明绘画的发展存在着巨大潜力。品评标准的失落和歪曲、假画的泛滥,是金钱至上在作祟,不是绘画本身的罪过,应齐心克服之。就业出路的调节,无关乎绘画本身。发出“绘画已经过时”的信号、呼吁青年不要重视绘画,乃杞人忧天,是违背人文发展规律、违背绘画发展规律的。
一切热爱艺术,对社会、对文化负责任的画家都会说:只要我们努力去攀登,不做糟蹋绘画的事,社会还是需要绘画的。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绘画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当然我说的空间是在绘画的范畴内,而不是“发展”别的领域里去。那不叫发展,而是误导它走向消亡。那么,从哪些方面去拓展绘画发展的空间呢?
首先,绘画既然是起源于人的心智、兴趣、天性,那么就从人的情志、智力、共性、个性中去拓展。人既有其本性,也有其社会性、时代性,因此它的空间是无穷尽的。
第二,从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中去拓展。既然绘画一开始就“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类万物之情”,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去寻找,那里的题材、情景、启示是无穷尽的。
第三,从绘画艺术本体中去拓展。对艺术形式、技巧、语言的探索,人类已经积累了无数的好东西,但是远未穷尽。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会使绘画艺术水平越来越高。
第四,从文化内涵中去拓展。绘画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可以负载一定的历史、文化、思想内涵。加入什么,如何去融化,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第五,从绘画的社会建设中去拓展。改进机构职能,改革艺术教育、活动方式,规范市场、建设市场、打击造假,努力提高社会美育素质,完善硬件设施、鼓励民办公益事业等等,而不要无端地为绘画唱挽歌。多些积极行动,少些极端言论。特别是一些名人,说话做事更须谨慎,应为弘扬祖国的艺术事业而引导、鼓励、帮助年轻人。
综上所述,绘画的前景是广阔的。既然绘画起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天性不泯,绘画不衰;绘画是人类智力发展的结果,而人类的智力是不断发展的,绘画亦将不断发展。它与人类相伴数万年从未间断,今后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消亡。
■张正忠
- 搜索
-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3-11重庆奉节现三峡库区最老“造纸坊” [组图]
- 03-11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建议将新化安化茶马古道列入世遗申报
- 03-11内蒙古8世纪-10世纪古墓群为蒙古皇族葬俗起源提供考古实证
- 03-10女工怀孕被逼辞职,妇女权益如何保障?
- 03-10饰而杰国际公司中国第二家工厂在湖北孝感奠基
- 03-10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录得八个月最大升幅
- 02-03金农郑燮带动扬州八怪整体价格
- 08-23胡兰成曾称三生石上只有张爱玲名字:终究要等她
- 6682℃台湾画家谢坤山的人生
- 5625℃学“草”先通“楷”
- 5285℃中国书法结体原则感悟
- 5087℃“书”无十年功
- 4451℃线条:中国书法的基因
- 4380℃学习与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
- 3507℃汉字·唐诗·书法
- 3444℃中国书法存在价值初步探
- 3405℃书法称不上最高艺术
- 3104℃毛泽东与作家孙俍工的书法缘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8-18让书法架起一座桥——怀念著名书法艺术家王渊华先生
- 07-24细节——九届国展随谈
- 07-24如何面对丧失文化身份的中国书法
- 07-24“主题”书法的发展与流弊——从写到画、到做、到俗(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