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篆刻 > 印学杂记 / 正文
篆刻艺术发展史高峰时期 汉代篆刻
汉代篆刻(公元前206-220 年)是我国古代篆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颠峰。在印学史上,汉代时期篆刻是一个极其重要、极其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完善了秦王朝所建立的官印制度和官印的形制及印文规范模式。印章的使用范围扩大,体制、文字的形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从印章雕刻技巧和印章的数量,发展得都比较快。是我国篆刻艺术发展史第一个高峰时期。
汉代官印的称谓因汉代政权体制的改变稍加放宽。皇帝、皇后、诸侯王、王太后的印均可称玺,皆玉质(如图23)。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改为金质玺印。汉卫宏《汉旧仪》载:“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文曰玺,谓刻云某王之玺。”汉代官印制度,在印文上体现官职名称和字数,在官职的高低上所使用印质及大小钮制,绶带等都有严格的制度。《文献通考》115卷载:“汉诸侯王金玺绿绶,彻侯金印紫绶,相国丞相金印紫绶;高帝十年更名相国绿绶,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左右前后将军金印紫绶,御史大夫银印青绶。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者银印青绶,光禄大夫吏秩比六百石以上者皆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吏秩,仆射、御吏治印尚符玺者吏秩比二百石以上者皆铜印黄绶。”吏秩:指官员俸禄级别,以谷物多少石为标准。卫宏《汉旧仪》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又载:“皇太子黄金印,龟钮。”孙星衍《汉旧仪补遗》载:“诸侯王印黄金,橐驼纽”,“列侯黄金印,龟纽”,“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钮”,“御史大夫、匈奴单于黄金印,橐驼纽”,“御史、二千石银印,龟纽”,“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纽。”
所谓印钮,就是印背高起,有孔可以穿带,钮又作纽。所谓印绶,就是印钮上的穿帛(如图24)。汉代官印的材质为金、银、铜、合金。治印方法分铸印和凿印,凿印又称之为“急就章”,也称为“将军印”,这是因战时拜将时急于行令,来不及铸造,故而凿就。因此,在汉印的结字形式及印章自然就形成铸印和凿印两种印章风格。铸印风格典雅方正,圆润稳健(如图25);凿印风格拙朴粗犷 ,参差跌宕(如图26)。明甘旸《印章集说》载:“以锤凿成文……其文简而有神,不加修饰,意到笔不到。”汉代到了武帝时期是汉王朝最为昌盛时期,汉武帝刘彻相信鬼神,爱好方术,因此汉代五行学说盛行,印章风格也受其影响,汉武帝提倡“以土德王”,五行中土位于数五,因此官印文字规定5个字,不足数的加“之”或“章”字补足。《汉书?武帝纪》载:太初元年“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注引张晏云:“汉据土德,土数五,故用五,谓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诸卿及守相印不足五字者,以‘之’足之( 如图27)。”因此,五字印的出现和“章”字的使用,是鉴别西汉中期的重要依据。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汉代私印的印文,形式比官印要灵活,印材方面也比较丰富。印章风格高古典雅,婉转圆润,入印文字除使用汉代规范化的缪篆外,还使用鸟虫篆、殳篆等文字,印章的形式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柿蒂形、三环形、三方形、回叶形、菱形等(如图28)。印章用材有金、银、铜、玉、玛瑙、琥珀、象牙、木质等印质,印钮有鼻钮、瓦钮、桥钮、坛钮、龟钮、虎钮(如图29)。此外,还有双面印、多面印、套印等(如图30)。印章的种类分:吉语印、四灵印、压胜印、书简印(如图31),汉代私印在艺术表现方面,匀称、平整、圆润、疏朗,给人一种古朴隽永的美感。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在汉代私印中玉印最为引人注目(如图32),韩天衡、孙慰祖编订有《古玉印精萃》,(上海书店出版),现存秦汉玉印约500余方,且多系私印。玉印的制作工艺十分工致精良。入印文字除一般用缪篆外,还有鸟虫篆、殳篆、肖形。印文结体圆中见方,匀落洁净,富丽典雅,雍容华贵,隽逸盎然,有一种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美感。
秦汉印多以小篆入印,字体结构经过一定的发展到了汉代就出现了变化,小篆根据印面的特定款式,笔画稍作一些变动,将圆曲的小篆形成了方正缠绕的缪篆。颜师古注释《汉书?艺文志》载:“缪篆谓其文屈缠绕,所以摹印也。”清袁枚在《缪书分韵》序中云:“以篆刻印,宜循印体,文变圆为方。”清谢景卿在《论印分韵》序中云:“缪篆因别为一体,屈曲真密,取纠缪之义,与隶相通,不尽与说文合,复其损益变化,具有精意,不可磨灭章法配合。”摹印篆,作为一种独立的字体已经形成,为后世治印者所循。
- 上一篇:魏晋南北朝篆刻艺术发展史
- 下一篇:虞山派篆刻——林氏元朱,百世传香
猜你喜欢
- 2015-03-17 黄宾虹先抑后扬的百年艺术之旅
- 2015-03-17 书画艺术品投资将迎来新的转折点
- 2015-03-17 中国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继续回落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2015-03-17 国博邀网络名人领略中外艺术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2015-03-17 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2015-03-17 全球顶级收藏家格局发生新变化
- 2015-03-17 新进藏家如何面对火热拍卖行情
- 搜索
-
- 01-28印泥的收藏和使用
- 08-15中国四大名砚简说
- 08-1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二十 许雄志
- 08-13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张弓者
- 08-08巴林石玛瑙冻的形成与保养知识
- 08-08端砚著名坑洞有哪些?
- 08-08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八 葛冰华
- 08-0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七 陈国斌
- 08-04端砚名家:陈洪新
- 08-04浅谈篆刻的运刀
- 6855℃篆刻常用章法要领
- 3061℃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一)
- 3032℃印章名称
- 2843℃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二)
- 2838℃民族精神的一种范式:金石精神——篆刻艺术意识形态论
- 2482℃篆刻工具
- 2277℃篆刻刀法
- 1506℃刘源篆刻作品选登
- 1459℃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 1426℃战国朱文官玺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