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吴昌硕祖孙三代上海办画展

兰亭书童 2005-09-30 中华绘画 评论
《吴昌硕、吴东迈、吴长邺三代书画展》本月29日至10月1日在上海中国画院举办,吴昌硕先生作为百年来“海上画派”的一面旗帜,不但诗书印画精绝,更把非凡的爱国崇艺情怀传给了后人。

  记者从吴家第四代的程良先生、吴有斐女士处了解到,吴昌硕先生画品深湛,更有强烈的爱国情怀。1921年,余姚出土一块被誉为“浙东第一碑”的东汉石碑,因为收藏家想出让,眼看着要被日本人买走了,时任西冷印社社长的吴昌硕先生带头卖艺,振臂一呼,画家们纷纷加入义卖,筹得8000元大洋,终于把国宝留在了国内。而吴昌硕先生曾自诩,“我希望自己像所画的达摩一样,救世兴业。”

  吴昌硕的儿子吴东迈先生,是建国后首批上海文史馆馆员,素来低调的为人,同他变“家藏”为“国藏”的壮举相映成趣。今年是吴东迈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吴昌硕纪念馆在浦东新区落成10周年,而国内每一处吴昌硕纪念馆里,都少不了吴家的无私捐赠。

  吴家后人记得,当年吴东迈先生住在南昌路,每每有人写信来求画,吴先生都要画完之后,再用双挂号信连同人家奉上的润笔费一同寄回。为了把家藏珍贵图书分赠全国各地图书馆,当时年少的程良和吴有斐帮着吴东迈、吴长邺先生,用自行车把图书推到思南路邮局寄出,所以邮局工作人员同他们十分熟识。

  对于求画者,不管是剃头师傅还是登三轮的,只要有所求,吴东迈先生都一一满足,弄堂里有人家境贫寒,吴东迈先生要么直接资助,要么提笔给校长写信要求减免学费。吴东迈先生临终前,特别嘱咐儿子吴长邺再把家中藏画捐出。父子一条心,在他们的捐赠下,西冷印社、安吉、超山和上海浦东的吴昌硕纪念馆都相继成立,将“缶庐画风”播撒到更多人的心田。在欣赏海派大家的画品绝艺之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吴家代代相传的无私的人格魅力。

Tags:祖孙   画展   上海   三代   吴昌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