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徐悲鸿真迹惊艳亮相(图)

兰亭书童 2005-10-10 中华绘画 评论

        昨日上午,为出席江西省首次举办的“徐悲鸿画展南昌特展”,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及儿子徐庆平一同亲自护送80幅徐悲鸿作品抵达南昌。在刚刚下榻酒店之后,不顾旅途辛苦的母子俩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倾诉了对江西的感受,讲述了徐悲鸿大师与江西的渊源。

  82岁高龄的徐悲鸿夫人廖静文现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因为听力差的原因,记者需要大声地并一字一句慢慢讲,她才能听清记者的问话,有些问题还要靠一边的徐庆平“翻译”来帮助完成。虽然是第一次来到江西,廖静文却有满腹的话语,并对这块红土地怀着深深的感情。廖静文告诉记者,在上世纪30年代初,徐悲鸿就来过南昌,对这个地方非常有感情,觉得南昌有许多人才都可以培养。也在那时,徐悲鸿发现了傅抱石,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并找到当时的地方长官要求他们培养傅抱石。还有后来的江西籍画家刘勃舒,也是得到徐悲鸿的帮助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画家。正是因为一直以来徐悲鸿认为江西人才济济,所以此次南昌画展得到了廖静文的大力支持,不仅精挑80幅代表作品,还千里迢迢亲自护送作品而来。廖静文说,她相信这次把徐悲鸿的画带到南昌来,一定会影响南昌的美术爱好者,提高他们的水平,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专访的过程中,还出现了感人的一幕。应记者邀请,徐庆平欣然写下“江西人杰地灵令人向往”来向江西读者问候,而廖静文女士因为手颤抖写字困难,却执意也想写下一句话,她不顾儿子心疼地劝阻,紧紧地攥着笔,念叨着“江西得天独厚”。虽然最后在大家的劝阻下,廖静文只是在儿子的话语下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可她仍对着记者说道:“江西有名山庐山,好水鄱阳湖,江西得天独厚!”

  下午2时30分,在省博物馆的历史馆里,13个装载着徐悲鸿作品的金属大箱开始开箱布置,据介绍,这13个金属箱是由国防部特制的防火防水箱。在展馆的卷闸门关闭并有一个班的武警在场的情况下,现场只允许工作人员及4名特许的记者观看整个布置过程。只见每个大金属箱都有8把特制锁,仅开箱就花上了1个半小时。接着油画、素描,一幅幅作品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放在了展台上,而大师的国画作品是最后被取出的。
  
  对于父亲的画展能在南昌举行感到非常兴奋的徐庆平说到有关徐悲鸿作品保存时,也向记者透露,在徐悲鸿去世的当天,母亲就把徐悲鸿本人的一千多幅作品及其个人的一千多件珍贵收藏品一起捐给了国家,使他们作为国家的艺术遗产存放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所有作品都是在恒湿恒温的专门设备下进行很好地保护,而平时有一幅作品要借出纪念馆,都需要国家文物局的批准,经过严格的手续才能完成,并有一个警卫排驻扎在纪念馆里保护徐悲鸿作品。通常,徐悲鸿作品在国外展览数量在60件,而此次专门挑出80件作品南昌展出皆是徐悲鸿的得意之作,届时观众会看到一些作品上有“静文爱妻保存”的字样,则更是徐悲鸿坚决不卖的最爱作品。为使徐悲鸿南昌画展顺利进行,徐悲鸿纪念馆工作人员还先期到南昌查看了省博物馆现场,并特意挑了南昌不冷不热,温湿度最好的十月金秋举办画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Tags:徐悲鸿   真迹   惊艳   亮相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