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龚半千 孔尚任的《桃花扇》,堪称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桃花扇》的主要情节之一,是写明末的复社文人在南京秦淮河畔结社,以及他们反对“魏逆”余党阮大铖的活动。在《桃》剧的创作准备阶段,孔尚任拜访了一些明末遗民,象如皋的冒辟疆,南京的张瑶星,以收集创作素材。这些,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还有一个明末遗民、长期隐居南京清凉山的龚半千,对《桃》剧的创作也有重要影响,却很少被人提及。
龚半千,名贤,又号野遗,南京地区著名的大画家,画史上列为“金陵八家”之首。他诗画皆绝,早年诗名大于画名,但后来因其画名甚高,反而淹没了诗名,一般人往往忽视了他对清初文学的特殊贡献。
龚半千活了70岁。从明末老资格的复社名流到清初的后起之秀(如孔尚任辈),到处都有他的知心朋友。他死于1689年,在他临死的前几年,即1686~1689年间,孔尚任借出差淮扬、疏浚黄河海口的机会,来到南京——扬州一带收集《桃》剧的创作素材。此时,距《桃》剧中的历史事件已有约半个世纪。孔尚任,在明亡前还是一个小孩子,而且又不是生活在南京一带,当然对这些历史事件并无亲身体验。他要想创作出《桃》剧这样的巨著,并且想做到“实事实人,有凭有据”、“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即追求艺术细节上的真实,就必须尽量进行实地考察,拜访仅存的几个当事人。可以说,孔尚任此次淮扬之行,对《桃》剧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拜访明末遗民中的当事人,汲取其“呻吟疾痛之声”,又是此次淮扬之行的关键。
当时,明遗民中活着的当事人(指经历过复社活动的),已经寥寥无几,除了冒辟疆、张瑶星之外,恐怕首推龚半千了。龚早年直接参加了“东林(党)眉目”范玺卿的秦淮结社活动,还与复社文人如方文等交往极深;明亡后,龚又坚决不肯仕清,长期隐居南京清凉山过穷困生活,在明遗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可以说,作为《桃》剧创作的“顾问”,龚半千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1687年,龚半千参加了由孔尚任出面召集的“春江诗社”活动,地点在扬州秘园。参加活动的三十多人中,虽然多为江南遗民,但像龚半千这样的年辈却是少见的。因此,龚倍受孔的尊重。孔作诗赠龚,有“野遗自是古灵光,文采风流老更强”之句。龚还答应为孔作画《石门山图》(石门山是孔的山东隐居地)。之后,孔尚任还到南京清凉山,专程拜访隐居在那里的龚半千,两人长时间地促膝交谈,一直谈到夕阳西下,告别时还依依不舍,“欲别仍把袖。”“娓娓闻前言,所嗟生最后”,半个世纪的沧桑变迁,显然是他们的谈话内容,并且成了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素材:
例如,杨龙友这个人物,在《桃》剧中被刻划得最为生动活脱,他善作画,是个风雅的清客。而现实生活中的此人就曾是龚半千的画友,早年,两人曾在一起学画。对杨龙友的性格轶事,龚半千是熟悉的;他无疑为孔尚任提供了这方面的素材。又如,复社的骨干人物之一方文(号嵞山),从年青到老死,一直是龚半千的挚友。当年,方文坚决反对阮大铖,是复社著名的“留都防乱公揭”的署名者之一。他虽然未被写进《桃》剧,但其独特的激烈强硬的性格,在剧中同类型的人物中却得到鲜明的体现,可以说剧中有他的影子;而从龚半千为冒辟疆的歌伎紫云(后侍陈其年)所作的诗篇中,又依稀可见当年秦淮歌伎的风貌。
其他如明亡前秦淮结诗社的场面,在龚半千的《寄范玺卿社长》一诗中也有较详细的描述。此诗写当年参加这个诗社活动的达“百二十人”,不仅有文人士子,还有僧人歌伎,鼓乐喧天,场面颇大,“词客锱铢不足数,衣冠剑佩联星虹”。龚半千将这些当年结社的细节提供给孔尚任,使其写入《桃》剧中。
人们还注意到,龚半千的某些题画诗,如写南京战乱后颓败荒凉的文字,与《桃》剧中的同类描述十分相似。其实,除了题画诗之外,还有他的《登眺伤心处》,也是如此:
登眺伤心处,台城与石城。雄关迷虎踞,破寺入鸡鸣。一夕金茄引,无边秋草生,橐驼尔何物,驱入汉家营!
郭沫若同志称此诗意境“满望都是苍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的画面,我们在《桃》剧中也能看到。
龚半千与孔尚任的交谊非同寻常。龚半千病危前遭当地豪横欺凌,曾写信求救于孔尚任;孔回信答应相救,未及行动,龚已病死。龚死后,家属因贫困无法治丧,孔即为龚“经理后事,抚其孤子,收其遗书,一时故老,皆感高义,泣下沾巾”。龚生前,孔赠龚一把团扇,并题诗,诗中有“艰难吾道稀,张琴成独奏”之句。孔觉得以“独奏”之说送人不吉利,正欲改,龚的死讯已到。孔痛感“独奏”之说竟预先言中,遂将团扇焚于龚的灵柩前,以表哀思。其时,《桃花扇》尚未成书,不然,孔也可能将此书当作团扇一般,奉献在他的“同道人”的灵柩前。一直到民国年间,还有人发现孔尚任的后裔持有龚半千当年赠给孔尚任的山水画呢。
- 上一篇:明清时期-李方膺
- 下一篇:近现代及当代-潘天寿
猜你喜欢
- 2015-03-17 神韵明清——四川博物院院藏明清书画精品展
- 2015-03-16 山西绛州发现唐至明清生活用器
- 2015-03-15 43件明清瓷皆为御用珍品(图)
- 2015-03-15 紫砂七老作品处价格洼地 明清紫砂身份倍增
- 2015-03-15 北京推出黄花梨文化展 百余明清精品亮相
- 2015-03-15 明清刻本成藏市热门 150年前古籍市价2万
- 2015-03-15 明清时期床榻的主要品种
- 2015-03-15 永乐秋拍规模创历年之最
- 2015-03-13 明清紫砂老壶收藏三个常见误区
- 2015-03-13 抗战藏品屡创天价成收藏市场宠儿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